最近坊间不少人在议论央行是否再次加息。赞成加息的认为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应该继续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流动性,仿佛不加息就不足以解国民经济于倒悬;反对加息的则指出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开始显示国民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再次加息很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似乎加不加息已经成了决定生死的重要砝码。
加不加息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国一年期基准存贷利率分别为4.14%和7.47%,贷款利率与目前CPI相差无几,而存款实际利率则完全是负利率了;虽然如此,我也不以为再次加息就有那么重要。因为加息的目的是进一步缩减信贷规模,减少流动性;但实际上贷款利率增加50个基点甚至一个百分点也无法改变我国利率严重偏低的现实,更无法抑制投资者的贷款意愿。现实中更有效的抑制作用还是窗口指导。
其实我国目前货币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价格管制和客户歧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目前商业银行对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为上下浮动10%;对小型企业贷款浮动范围为最高上浮20%,最低下浮10%;农村信用社贷款最高上浮50%,最低下浮10%。这个围绕它浮动的利率就是基准存贷利率。从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利率还是半管制的,而且基准利率的确定也完全偏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且现实经济生活中,银行对贷款客户存在着区别待遇;国有大中型企业无论什么项目,银行争先恐后地贷款给他,而中小企业贷款则难上加难。其实利率高不高,看看东南沿海地下钱庄的利率就知道了。温州一带地下钱庄的贷款月息最低为6%,最高可至10%,折合为年利率为72%—120%。东南沿海一带地下钱庄利率畸高至少折射出两大弊病:一是目前利率实在太低,二是中小企业正常融资渠道十分匮乏。
利率是货币的价格,应该由供需双方博弈而成。利率水平应该反映资金所承受的风险水平,所以无所谓高不高,全由供需双方根据贷款规模、时间长短和风险系数协商确定。利率不能真正发挥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讲,使经济不能健康平稳地发展;而最近高层频频到东南沿海视察,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和货币政策的偏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