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国电影?这本来应该是个再简单再清晰不过的命题。可就是这个看似简单又清晰的命题,却是这次“1979以来中国电影在美国”会议争论的一个焦点。
大陆学者和电影人在提到中国电影时,常常容易忽略港澳台电影,或者习惯于只考虑大陆电影。港澳台同仁自然便有意见啦,不是只有一个中国嘛,不是口口声声都一家嘛,为何你们写论文甚至在国外发言时的研究对象只局限于大陆电影?够尖锐。够理直气壮。够不容回避。确实,既然会议主题是探讨中国电影在美国的传播,那么,如何界定中国电影?或者说,何为中国电影?
会下,与北大影视系的陈旭光老师聊到这个,他说学术界已有一种基本定论,华语电影就是中国电影。
哦?是么?似乎是,似乎又有那么点不是。
本莺不是专家,之前还真没有刻意关注过这个。这回仔细一琢磨,发现这中国电影,还真有点说道。那就是,华语电影并不等同于中国电影。
于是有了这篇博文。
在本莺看来,所谓中国电影,就是主要由中国人和中国机构投拍的电影。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应该不难理解吧?
若高行健在法国拍了部普通话电影,那不是中国电影。因为他已不是中国公民(没错吧?),最多能算华语电影。所以,华语电影不一定就是中国电影。
若章子怡在好莱坞演了部大片在全球上映,那也不是中国电影,因为投拍者不是中国机构,不给中国贡献税收和GDP。
同样,某大腕编剧写了个好本本卖给了境外公司,人家拍成了电影,那也不是中国电影。但张艺谋用了老外的《血迷宫》原创雏形在中国由中国人拍成了“三枪”,那就是中国电影。
不解释啦,再解释就涉嫌轻视博友们的智商了,呵呵。
所以,何谓中国电影?主要由中国人和中国机构投拍的电影就是中国电影,不论你在大陆还是港澳台,只要你是中国公民,只要你的机构是中国机构。就算你拍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外星文,你的电影还是中国电影。否则,最多是拥有中国元素,就算说汉语,就算在每寸屏幕上刻上汉语标志,那也不是中国电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