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生考研就业观念贡献人生成功林莺杂谈 |
分类: 心灵漫步——原创随笔 |
我常常想,我这个生命,且已经过了半辈子,还能为这个世界贡献点什么?来世上走一遭,还能留下点什么痕迹、画个什么符号?
周六见了位年轻人,中学同学的儿子,小童,童亦劲。
小伙子一表人才,相当优秀。还是大三就在报纸发了几十万字文章,这在同龄人中是很可以骄傲的。照例谈起他的未来。自然离不开就业。应该说是一直绕着就业转。建议他先定目标,然后再做出人生规划,朝着目标努力。他说打算考研,就又帮着他参谋哪些行业将来有竞争力,哪个专业更适合就业。
似乎就应该是这样的。可是,有什么东西不对劲。
小童,不是这样的!不应该是这样的!年轻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为社会作贡献。不能只想着就业就业。昨天没来得及对小童说,就写在这里吧。
可是,又犯嘀咕:若无视社会现实,一味跟他谈理想谈抱负,会不会反而更害了他?
不得不实际,这是谁的错?
这个社会怎么了?
若真能做到人尽其能,以兴趣、专长为导向,而不必考虑就业就业,年轻人只要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如果不干一定是因为自己力所不及、无法胜任而自觉放弃,那该多好!那每个人的创造力就能充分发挥了,就能各有前途各自成功了。那成功的概念也定完全不同了。
何谓成功?当下中国社会的成功标准无外乎当多大官赚多少钱。官本位的经济社会,只可能是这样的思潮,这样的导向。
其实,真正的成功应以对社会对人类有无贡献有多大贡献来衡量。官大钱多,也就便于一己享受满足一己之私而已。人是一只鸟,吃喝拉撒需要得了多少?官再大也只有一个脑袋顶,钱再多也只有一个肚子吃。若占着茅坑不拉屎或自私吝啬,对社会毫无贡献,那人们绝对不会感念他,也就谈不上什么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头百姓与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这个家那个家等等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谁都有机会有能力为人类健康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获得各自的成功,而无关头衔地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
当然,以对人类健康文明的贡献大小来衡量成功与否,这需要更新观念,需要全社会的共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视权贵,倡导社会新风尚,微言也可以改变世界。人类的文明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各自贡献,各自成功,快乐生活,就是对生命的厚待。
如此一来,写博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鲁迅说,“我以我血荐轩辕” 。
我说,“我以我身树新风”,且乐此不疲,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