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爱

(2005-12-26 17:21:37)
分类: 心灵漫步——原创随笔

 

 传统、羞涩的我,通常不惯于表达与身体相关的感觉,但我还是不得不请你暂时放下手头的活计,微微闭上双眼,回味一下你也许乐于回味的那种荡气回肠的颠峰体验。是不是有如清风缕缕梳过?是不是有如甘甜周身漫涌?是不是细流涓涓后渐渐汪洋?是不是沁透每一寸肌肤的那种畅快任何语言都无以描述?
  我们,男人之外的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种不要命的啜吸,千古不灭的人生极饮。

  饮不尽的爱,正如井水,绵延不断。

  当然,关键在于这口井是否有泉。

  如果你生在江南,到过江南的山村,一定对此印象深刻:江南的农家,总是或在山腰,或在山脚,三五家,七八家,一堆一堆的,很少落单。小时候最是不解:地那么大,为什么偏偏要挤在一块呢?有过不少答案,还是目不识丁的母亲说的最在理:得有饮水的地方才能住人呀,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山泉,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打井的。别的地方不敢说,我的家乡倒确乎如此。后来流落到城里,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直流,虽然也见过水塔,听说过自来水公司,愚钝无知的我,还真以为自来水是自来的。直到有一天,居住的那个城市闹水荒,听说打了好多井都没找到饮水源,一时间人心惶惶,节水声不绝于耳,才知道原来高贵的城里人喝的也是地下水。再后来到了京都,就更听说还有什么南水北调,外水京调了。悠忽间,我已人至中年。人到中年了,才明白斗字不识的母亲早就明白的道理:原来滋养我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秘诀,竟是依水而居!

  一个村落至少一口井,井井有水。可见我们的祖先是很善于打井的。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以打井为题,出图两幅,一幅上的打井者东挖一个洞,西锹一个坑,这山望着那山高,个个半途而废,终未打成一井,未见水影;另一幅上的打井者在一处坚持到底,最终大功告成。寓意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其实这个道理简单又朴实:要想长年有水喝,就得打井;要想井水不断,就得打出泉眼。

  爱如饮水。要想爱得清幽,甘甜,深邃,悠久,你就得下工夫打一口井,打一口好井。一旦勘测好了地形,就不要再朝秦暮楚,细心一点,耐心一点,辛苦一点,坚持下去,便一定能找到爱的源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庸俗的男人
后一篇:音乐乞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