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山徒步穿越之四十五:茶山-天河东水库-陈岙

标签:
温州大罗山天河东水库西垟头十八档古道陈岙 |
分类: 户外旅行 |
登山路线:
五美园-伊凡亭-潘山古村-盘垟古村-天河西水库-天河东水库-西垟头古村遗址-十八档古道-陈岙村
全程时间:
5个小时(不含交通时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大半年的时间不曾徒步大罗山了。连续几天的阴雨之后,我们终于等来了好天气,准备来一次大罗山东南方向的穿越。我们从茶山五美园上山,途径伊凡亭,直接经潘山古村去往盘垟古村。潘山本来是个古朴的小山村,现在盘山公路建到村口,废弃的房子变成一个个民宿,在我看来越发陌生;盘垟古村同样变化很大,当年只是个废弃的古村,现在民宿、农家乐遍地开花,说不清楚到底是好或是不好。虽然还只是上午十点多,考虑到接下来食物补给点几乎没有,我们在盘垟古村一家农家乐吃了饭、稍做休息后,继续前行至天河水库。时值冬季枯水期,天河西水库北段水很少,很多地方已经干涸。本来我是想带李开博士去金河水库看那株隋代古茶花的,到了天河西水库大坝,发现时间尚早,我们遂决定沿天河东水库南岸东行,去往我念念不忘的陈岙。毕竟过去十多年,我曾走遍大罗山的东、东北、西北、西南区域,走过不同方向的穿越路线不下百条,而东南陈岙方向一直未曾涉足。天河东水库的北岸我曾走过多次,天河东水库南岸的徒步路也非常好走。我们曾多次登顶百家尖,从南岸回望百家尖与附近的山体,山水辉映,风景竟如此秀丽。沿天河东水库前行不久,我们发现南岸附近的山体应该在去年秋冬季节刚刚被山火肆虐过,光秃秃的山岗、烧焦了的地表,让人触目惊心。什么原因引起的山火我们不得而知,在这远离人烟的地方扑救山火几乎不可能,植被的恢复可能需要多年。我们不禁联想到尚在燃烧中的澳大利亚山火,大量人员伤亡、十多亿只动物被吞噬,那被焚毁的大片森林呢?大自然是如此的脆弱,人类栖息的家园何在?继续东南行,翻过一个小山岗,我们来到西垟头古村遗址,因建天河水库的需要,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该村就已搬迁,现在留下来的只是废弃多年的老屋、庄台,到处是断壁残垣。西垟头古村遗址南行不远,有个岔路口,我们凭直觉选择东南行,上面是西垟头三港庙,东向、东北向不远处,分别是天河东水库大坝、天河水电站大坝。我们向当地人问路后被告知,倘若要去陈岙,应该选择西南向的另一条路,好在我们并没有走多远,折回岔路口又向西南方向前行。翻过一个山头,我们来到一片山间开阔地,东南方向远眺,依稀可见远处的东海、大海中的群岛,以及较近处的滩涂、甬台温高速复线,从茶山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发现大海离我们如此之近。从西垟头到陈岙,我们足足走了三个小时,且一路多是下行陡峭的碎石小道,可谓险象环生,被冲毁的山路、几近垂直的十八档古道,我们不得不时时小心、处处留意。下午一点多,我们终于达陈岙。陈岙虽只是个村子,其生态休闲旅游搞得有声有色。旅游硬件设施齐全:有鲤鱼跳龙门等自然风光,有旧采石场遗迹,有古老的寺庙等建筑群,有水库、漂流中心,有生态游船、游泳中心,科普公园、文化中心,在村口更是建有游客中心、公交停车场。只是临近春节,加之是冬季的旅游淡季,整个旅游区显得有些冷清。
潘山古村村口回望茶山镇、大学城
伊凡亭,曾与伊凡徒步大罗山,并在此休息
潘山村庄济庙
建于文革时期的路亭,标语极具时代感
天河东南岸回望百家尖
百家尖附近的山体
西垟头古村
天河东水库大坝、天河水电站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