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方石文化
东方石文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052
  • 关注人气: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和——中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七次下西洋(图)

(2015-07-12 09:50:53)
标签:

马鸿斌

郑和

郑和下西洋

航海家

天妃灵应之记

分类: 文化新闻

羊年马视微天下——历史篇:郑和——中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七次下西洋 

马鸿斌

 

【羊年马视微天下——郑和(之三)——纪念郑和首次下西洋610周年:书法《七下西洋  航海壮举》

 今天是2015711,是中国明朝伟大航海家、外交家、曾七次下西洋的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和,马三宝,因战功御赐郑姓,改名为郑和,郑和之名由此而来)于1405711日首次下西洋610周年。

 1405年7月11日1433前后28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开辟了中国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到经近40个国家和地区。

据报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以郑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711日的711日被定为“中国航海日”。

今天,我谨此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七下西洋  航海壮举》以纪念。

 (马鸿斌撰并书法创作于2015711日)

 

 

 

 

【羊年马视微天下——郑和篇(之):郑和——中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七次下西洋】

今天是2015711,是中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七次下西洋的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和,马三宝,因战功御赐郑姓,改名为郑和,郑和之名由此而来)于1405711日首次下西洋610周年。

 据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以郑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711日的7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

 据资料,郑和,回族,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县)宝山乡人。

 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宝山乡,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朱元璋谴征南将军平定云南,10岁的三保,先遭父丧,继被明军俘获,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后随明军至北平,从征漠北和辽东等地,受燕王重用,成为军事将领。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时随从南征,屡立战功。

永乐元年(1403年),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次年又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故称“三保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郑和虽原本世代信奉伊斯兰教(时称回教),但于永乐元年(1403年)却又在道衍(即姚广孝)引荐下,皈依佛教,法名福善。

 1405年7月11日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首次下西洋,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明史》郑和传记载:“永乐三年(1403年)6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域,以次遍历诸国。”

     郑和偕副使王景弘,率领将士和水手分乘62艘大船(一说200多艘),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出海,经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爪哇、旧港(今称臣港)、苏门答腊、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最后到达古里(今印度科本科德)。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初,郑和舰队返航回国时,不少国家的使者随同访华,商谈建立邦交和通商贸易关系。其间,出于自卫,在旧港,郑和曾不得不以武力击败前来抢劫宝船物资的海盗,生擒其首领陈祖义。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2年12月18日)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笔者注:还有一说是于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0年6月29日、1431年1月?(准确时间有不同版本,待考证)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郑和率领船队从福建长乐太平港起锚,七下西洋。到达了17个国家和地区。

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终年62岁。后来赐葬衣冠冢于南京牛首山。

当时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并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臣随同来华,与明朝建立联系。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1405年7月11日1433前后28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开辟了中国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到经地区,南至爪哇岛,北迄波斯湾和红海东岸的麦加,东至台湾,西达非洲东海岸、赤道以南。包括占城、真腊(今柬埔寨)、暹罗、满剌加(今马六甲)、彭亨(今马来西亚)、苏门答腊、旧港、爪哇、阿鲁、南勃里(属今印尼)、锡兰(今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榜葛剌(今孟加拉)、南巫里(属今印度)、忽鲁谟斯、祖法儿(今佐法儿)、阿丹(今红海的亚丁,属今也门)、比剌(今索马里的不剌哇)、木骨都束、麻林和天方等亚非近40个国家和地区。

今天,我谨此创作了一幅郑和钢笔素描画像以纪念。

(马鸿斌撰并资料整理,素描创作于2015711日,所用钢笔是文具店买的普通签字水笔。

 素描模本来自1990年代初,福建长乐显应宫前殿左侧出土一批“巡海大臣”群像,一尊郑和像被认为是世界上惟一的郑和标准像,也是郑和信仰的具象化雕塑。据报道,塑像的时间应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以后,即宣德九年郑和逝世以后至万历末年,即塑像时间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为当地民间艺人所塑。

(作者声明: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著作权所有,抄袭、假冒和侵权必追究法律责任。)

 

以下为发微信的简略版:

【羊年马视微天下——郑和篇(之):郑和——中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七次下西洋】(简略版)

今天是2015711,是中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七次下西洋的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和,马三宝,因战功御赐郑姓,改名为郑和,郑和之名由此而来)于1405711日首次下西洋610周年。

 据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以郑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711日的7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

 据资料,郑和,回族,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县)宝山乡人。

 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宝山乡,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朱元璋谴征南将军平定云南,10岁的三保,先遭父丧,继被明军俘获,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后随明军至北平,从征漠北和辽东等地,受燕王重用,成为军事将领。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时随从南征,屡立战功。

永乐元年(1403年),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次年又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故称“三保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郑和虽原本世代信奉伊斯兰教(时称回教),但于永乐元年(1403年)却又在道衍(即姚广孝)引荐下,皈依佛教,法名福善。

 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终年62岁。后来赐葬衣冠冢于南京牛首山。

 1405年7月11日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前后28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开辟了中国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到经地区,南至爪哇岛,北迄波斯湾和红海东岸的麦加,东至台湾,西达非洲东海岸、赤道以南。包括占城、真腊(今柬埔寨)、暹罗、满剌加(今马六甲)、彭亨(今马来西亚)、苏门答腊、旧港、爪哇、阿鲁、南勃里(属今印尼)、锡兰(今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榜葛剌(今孟加拉)、南巫里(属今印度)、忽鲁谟斯、祖法儿(今佐法儿)、阿丹(今红海的亚丁,属今也门)、比剌(今索马里的不剌哇)、木骨都束、麻林和天方等亚非近40个国家和地区。

 今天,我谨此创作了一幅郑和钢笔素描画像以纪念。

(马鸿斌撰并资料整理,素描创作于2015711日,所用钢笔是文具店买的普通签字水笔。

 素描模本来自1990年代初,福建长乐显应宫前殿左侧出土一批“巡海大臣”群像,一尊郑和像被认为是世界上惟一的郑和标准像,也是郑和信仰的具象化雕塑。据报道,塑像的时间应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以后,即宣德九年郑和逝世以后至万历末年,即塑像时间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为当地民间艺人所塑。

 

【羊年马视微天下——郑和(之一)我想起了7年前的2008年7月寻访郑和故里——昆明市晋宁县

 今天是2015711,是中国明代伟大航海家、外交家、曾七次下西洋的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和,马三宝,因战功御赐郑姓,改名为郑和,郑和之名由此而来)于1405711日首次下西洋610周年。

     据报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以郑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711日的711日被定为“中国航海日”。

     我想起了7年前的2008年7月11日中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郑和第一次下西洋603周年纪念日、中国“航海日”、同时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来临之际,笔者应邀出席于2008年7月10日至7月16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的“2008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期间,特别向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和昆明市晋宁郑和纪念馆各分别赠送一幅特别精心创作的书法艺术精品。

     1、《明史·郑和列传》书法艺术作品赠送云南省博物馆收藏

     2008年7月7日,向云南省博物赠送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为摘自《明史·郑和列传》:“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2、《天妃灵应之记》书法艺术作品赠送昆明市博物馆收藏

      2008年7月7日,还向昆明市博物馆赠送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为摘自《天妃灵应之记》碑文:“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天妃灵应之记》碑也称“郑和碑”。明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碑文记述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1405~1431年)间,三保太监郑和奉使统率远洋船队百余艘,以先进的航海技术七次下西洋的经历。这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价值很高的实物史料。

      3、《郑和史诗》画册标题词句书法作品赠送昆明市晋宁郑和纪念馆

      2008年7月12日上午,向郑和故里——昆明市晋宁县郑和公园内的“郑和纪念馆”赠送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为摘自《郑和史诗》画册内文标题词句:“中华伟人,民族骄傲;鲸波英豪,足披天下;友谊使者,光耀千秋。”

     (详见2008年7月14日马鸿斌撰《2008昆明及郑和故里石文化之旅》)

     (马鸿斌撰于2015711

     图片转载自网络:为1990年代初,福建长乐显应宫前殿左侧出土一批“巡海大臣()”群像,一尊郑和像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的郑和标准像,也是郑和信仰的具象化雕塑。据报道,塑像的时间应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以后,即宣德九年郑和逝世以后至万历末年,即塑像时间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为当地民间艺人所塑。

                                                     (全文完)

(作者声明: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著作权所有,抄袭、假冒和侵权必追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