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烧中的学问

(2012-01-29 09:15:45)
标签:

发热

发烧

体温

超然

健康

分类: 健康

    需要知道的概念

    发热:

    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体温测量正常值 

    目前,体温测量分为三种,口测法的正常值为36.3℃~37.2℃,肛测法为36.5℃~37.7℃,腋测法为36℃~37℃。

  发热的分类和分度: 

    根据发热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以前者为主。根据发热的高低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根据热型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

  发热的诊疗要点

  发热的患者就医,医师最先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对于生命体征不平稳、一般情况差的患者,首要的是“先救命再判病”。

  病史询问应当包括诱因、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有无畏寒、寒战,出汗情况。

  患者有明确的受凉史,常提示感染性发热。慢性发热应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局部脓肿、骨髓炎、肿瘤、结核等可能。发热伴寒战多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也可见于疟疾、淋巴瘤、药物热(包括过敏)、急性溶血、输血反应等情况,寒战后往往出现体温骤升、高热,寒战时抽取血培养可提高结果的阳性率。体温骤降常伴有大汗,持续高热(尤其是超高热)且无汗则提示散热障碍,常见于颅内病变(脑血管病、感染、外伤、肿瘤等)、中暑、甲亢危象、药物中毒等。

  对有定位意义的伴发症状的询问,可初步确定疾病部位: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咳痰、胸痛、憋气、呼吸困难提示呼吸系统病变;腰痛、尿路刺激征、血尿、脓尿等提示泌尿系统病变;黄疸、右上腹痛等提示肝胆系统病变;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常提示胃肠道病变;谵妄、头痛、视物模糊、意识障碍、剧烈呕吐等则提示中枢系统病变。当有多个系统受累的症状时,应警惕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诊治经过(包括化验、检查、用药、疗效)有助于对病因的判断,并为进一步诊治提供参考。

  发热患者尤其是传染病患者的接触史、疫区及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及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发病季节等可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体格检查可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发现新的问题。皮肤、淋巴结的检查往往对一些无伴随症状发热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实验室检查

  并不是所有的发热患者都需要完成化验检查,毕竟大部分患者仅为普通感冒,只须充分休息,辅以中成药和解热镇痛药治疗即可好转。

  血常规是发热最基本的实验室检查。一方面白细胞水平和分类有助于区分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分析可能的病原体,另一方面有助于血液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然而,不能简单地把WBC升高、NE升高看作患者存在细菌感染的证据,很多疾病状态、甚至生理状态也可以出现以上情况。许多病毒感染早期也可出现类似细菌感染的血常规改变,非感染性发热中的手术热、溶血、急性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等均可出现白细胞的升高,女性妊娠期白细胞亦可升高。

  CRP反映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虽然非感染性炎症该指标亦可升高,但结合血常规有助分析患者发热的病因。CRP正常的患者可基本除外细菌感染。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先期治疗效果,在血常规和CRP检查的基础上完善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血生化、血沉、尿常规、便常规、胸部X线等常规项目。对于还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病原学检查、骨髓学检查、自身免疫抗体、肿瘤相关检查、甚至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CT)可提供进一步线索。

  治疗

  大部分发热患者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可以明确病因,给予正确的治疗。需要指出的是,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成药、糖皮质激素不仅会增加医疗费用,也会加重患者病情。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病因,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用药。

 

 

www.cmt.com.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