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猪能骗猪

(2011-10-15 19:08:16)
标签:

智力

生物学

超然

杂谈

分类: 杂谈
英国St Andrews大学的Byrne和Bristol大学的Held今年9月28日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介绍猪的认知能力。猪是社会性动物,在野外生活时,一般家庭的组成是一只公猪、几只母猪及后代,它们一道觅食。猪能识别个体,如果发生冲突以前,两只猪有时间观察对方,那么直接见面时冲突会相应减少。猪有较好的空间记忆力,在某地发现食物后,过些时候还记得赶快去那找食物。如果猪发现两个地点的食物量不同,下次会先到食物多的地点。

猪骗猪的实验最初是Held和Byrne于2002年在《动物行为》杂志上报道。他们发现如果让两个同性的猪一道参加实验,其中A体重大于B,而且A打得过B(学术上把俗话的老大A称为dominant主导型,而下级B为subordinate服从型)。科学家安排先让B知道食物藏在哪,而A不知道。也就是人为地使B成为有知的猪,A为无知猪。B有知后,每次再进到同样的场合,很快直接走向上次食物藏匿点,而A则系统地搜寻食物。A偶尔碰到B,发现B已经在吃食了。这样的捷足先登的情况反复发生,几天后,A就知道跟着B,一旦到食物藏匿点,A本来就厉害,就很快挤走B,独吞食物。

当B看不到A的时候,或者B看到A走的方向是离开食物藏匿点方向时,B很快就会走向食物藏匿地点;相反,而当B看到A的时候, B就改方向绕道,不直接走向藏匿点。如果有两盆食物,一盆比另外一盆多,B特别会隐瞒大盆的地点。随着时间推移,B对A的欺骗程度增加。

而如果B和一个不抢食物的C一道出现在同样场合,B不惧C,就直接走向藏匿点。

对猪行为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猪很聪明,真的知彼知己,能判断其他猪的内心,科学上称它具有“theory of mind”。另一解释是猪没这么聪明,只是一般学习记忆:如果B直奔食物藏匿点,就会很快遭到A的打击排斥,B学会不自讨苦吃,所以压抑自己走向食物藏匿点的意愿,绕道徘徊。目前的实验,没有确定到底哪种解释正确。猪的智力到底有多高,尚待进一步研究。

迄今确切证明能知彼知己的只有很少几种动物,如猩猩和猴子。例如,美国的Hare(人名,非野兔)等2000年报道,主导型和服从型猩猩同时进入有食物场地时,服从型猩猩知道主导型是否看得见食物,无需学习,就能马上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取食动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