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进退自如就是人生最高境界

标签:
编剧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如果你已经实现了相对的财务自由,如果你已经实现了相对的时间自主,那么,六十岁以后,将进入人生最好、最纯粹的阶段。那时候,进,有足够的经验和精力;退,有足够的自由和理由。进退自如,拿得起,放得下——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权利。
一部戏里,所有不能贯通编、导、演的戏理把握和创作理念的感动点,那都是无病呻吟,无火煽情,删了罢,没意义。用梨园行话说,那叫撒狗血。
微信群,本质上是一个小众交流群,而不是一个公共资讯发布平台。发布公共资讯也很好,但不宜只发布而不交流。人心都是肉长的,需要心灵的交流,你发布的资讯,才会被别人关注。否则,视而不见,反而闹心。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缺的是心气,而不是信息。
因为拿微信群当发布平台的朋友,太功利!商业社会,做人做事,要有产品定位意识。产品体现人品;人品决定产品。
世界上有两个孩子最有奶吃,一个是会哭的孩子;一个是讲理的孩子。而介乎于这两个孩子之间的那个孩子,是最具自立能力的孩子。因为他既感性,又理性,因而最具担当性,可塑性和成长性。
绝大多数进京演出的剧目,既非官方邀请,也不具备向党中央和首都人民汇报的真实水准。无非像大多数去金色大厅开个唱的人的心态一样,赔本赚吆喝,镀层假金,赚个政绩而已。放心吧,首都人民和官员不缺戏看,文娱生活不比地方上单调。还是少去给人家添麻烦添堵为好。真有心,“到人民中间去”才是正道。
我从不反对,并且也支持配合所有合作者去运作一个作品,但我自己从未主动去申报和参评过什么。从写作开始,到写作为止,至于一个作品能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那得依靠作品本身的造化和生命力。写完了,我就管不着了。
90年代初,我刚来广州定居的时候,觉得广州与长沙最大的不同就是植物的差异,可现在,随着园林科技的迅猛发展,广州的花,很多已不是广州的种了,长沙的草,也不是长沙的根了。人口迁徙和物种移植,再加上建筑千城一面,语言万众一腔。在文化表层上,中国已经实现大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