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鸣戏言:好戏就是“思想、艺术、技术”的三点一线(297)

(2018-08-31 10:56:12)
标签:

编剧曾鸣

分类: 曾鸣词言

曾鸣戏言:好戏就是“思想、艺术、技术”的三点一线(297)

编剧工作的全部要义,就在于将思想、艺术和技术 连成一根线。而这三点,分别对应的是价值观、才情和专业。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缺失一点。没有思想的艺术,那叫娱乐;没有艺术的技术,那叫硬件。只有贯通了这三点,戏才顺得下来,剧才立得起来。无解。

 

一部戏剧,故事做得四处透风,思想必然会吹得七零八落。假定性,不是虚假性。只有把假定性夯实了,思想性才能瓜熟蒂落。

 

两天,一个大戏的两千多字的故事梗概,才码到剧终。字字如钉,扎心透风,流血飞虹。再打磨两天,该换频道了。写不动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干货,一种是水货。但未必那些主事的人都识货。

 

能够与人思想共享,而不是灌输;能够影响他人共鸣,而不是唱响命题的东西,才称得上艺术品。

 

戏剧是虚拟的现实,所以戏剧逻辑,当然就不可能等同于生活逻辑。但戏剧逻辑不是自欺欺人,而必须是自圆其说。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比真实更真实的叙事框架和情境。

 

一个社会,一个团队,一个人,要进步,要超越平庸,要保持思想洞察力,要延续群体及个体优秀的文化和生理基因,就不可能一团和气,一潭死水。出现观念的纷争,价值取向的迥异,甚至是非判断标准的模糊,都不可怕。怕的恰恰是思想一统,步调一致,以一己执念,强加于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演化的规律;而人类文明,却一直在“和而不同,周而不比”中,延续着其不可逆转的进程。

 

写儿歌当然要萌,但不是卖萌。童趣不是成人扮嫩,而是孩子装大人。所以写儿歌,未必要用一双真正的孩子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也不可能有;正如我们去写一只猴子,写一个机器人,一个超人,一尊佛。但我们必须用一颗童心和真心去观察和想象孩子。在我看来,儿歌不仅是写给当下孩子们唱的,也是写给未来的,长大后的孩子们唱的,是写给时间和共同的回忆唱的。好的艺术,都是从自我出发,去写现实和想象。当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孩子了,整个世界,也就不过如一首首儿歌了。

 

观察世界的粗与细,是由一个人储存的信息量和知识结构决定的。你路过一眼就能看穿的东西,你会愿意久留吗?孩子知道的还少,所以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的观察,本质上也是一种想象。而这种观察和想象,值得我们去呵护与同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