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鸣:是谁在演员和剧本之间刨了一个坑

(2018-06-11 11:46:18)
标签:

编剧曾鸣

分类: 曾鸣词言

当下影视界提出了一个伪命题:到底是"角儿"大还是"本子"大。不错,好演员可以为剧本锦上添花,这叫做"人保戏";剧本也可以激发演员的演技,这叫做"戏保人"。本是相得益彰的事,现在却被人为地对立起来了。于是,一些不会演戏的"小鲜肉"大行其道,赚天价片酬,而一帮"老戏骨"却跑了龙套。那么,究竟是谁在"角儿"与剧本之间,刨了这么大一个坑呢?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奇特的,垄断性的影视釆购机制所致。据业内人士公开曝料说,当下各大电视台负责采购电视剧的,几乎都是大妈大嫂级的女领导,她们对"小鲜肉"情有独钟,她们下单前,大多还要去剧组探班,没有"小鲜肉"的片子,很难打动她们的春心。那些剧组把接待这些人作为头等大事,派"小鲜肉"陪吃陪聊,女演员一概回避。这可急坏了那些没有"小鲜肉"的剧组,咋办,去组里找长得帅的电工、场工、司机啥的,收拾收拾,充当"小鲜肉"替身,上。


这个说法,得到了某业内人士验证说:的确是这样,原先是购片大叔,后来大叔们在金钱和小萝莉的双重夹击下纷纷落马。结果,各个电视台就纷纷启用了老娘们。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于制片方心气浮躁,专业判断模糊,一味屈尊于市场淫威,而缺乏对艺术的高度敬畏和坚定情怀所致。


其实,以所谓市场为导向的"烧钱之作",也许赚了吆喝,赔了买卖,旺丁不旺财。如果还坏了名声,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而以艺术价值为导向的"烧脑之作",因为成本压力较小,反而可能做出了更高的性价比,以利再战,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机率,并不大。搞不好,还伤了元气。换句话说,卖优质茶盐鸡蛋的,不一定赚得比卖劣质炮弹的少。


可以看到和预见的是,随着商业格局的发展与稳定,中国的电影市场会越来越大,也必将越来越成熟,所以,我相信上述这样命题,很快会失去思想的"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