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266)你当初若找了另一个人
标签:
编剧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你当初若找了另一个人,你们的生活,都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命运看起来是自己的,实际上是网状的,相互关联和共同的。这对于每个人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作为现在的你们,如果对当初的选择,还不能做出一个清晰的判断,那只能说明,你们的命运,还在相互观望。
我这人,做人不太讲究,做事一定讲究。不论大事小事,只要答应了的,一定十二分投入,如果因为双方其它因素未能履约,也一定有一个诚实的交待。但是,你要只希望把人做得“讲究”,事儿却做得太不讲究;或者做人做事都不讲究。那么,您好走,不送!
今早刚一睁眼,我老婆就唠叨说:“你昨天答应了人家、今天去参加活动的,赶快起床走吧,说话要算话啊!”我一听火冒三丈:“谁说话不算话了?我一大早赶过去,结果他们活动改期了,也不通知我,这些人太不靠谱了!”我老婆一头雾水:“那他们真是不靠谱!但,你这是去了又回来了?我咋一点动静也没听见呢?”我说:“你那时还在梦里!”不过,我那时和现在,是不是也在梦里呢;我是不是一早和我老婆有过上述对话呢?难说!人生如梦,何必把梦想和现实分的太清;有梦,才有戏,才有好戏。
编剧和导演要相互尊重,一、二度创作要相互补台,但不是和稀泥,更不能一意孤行,一手遮天,而是要守住起码的底线,那就是尊重事理和情理,戏理和文理。改戏和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诉诸真理。否则就是胡来。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不管他走到哪里,想到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分享。那白天与黑夜有何区别,沙漠和绿洲有何区别?
一大早从老友戈娟娟那里,看到一组她们湖南电台文艺部老同事的聚会照,张张熟悉的面孔,如沐春风。尤其是余方华、程树生两位老师,更让我眼前一亮,怦然心动。快三十年没见了,而今他们都已年逾八旬,我也年近花甲,心如电波,穿越时空。他们是编辑过我早期电台原创歌曲和广播作品最多的老师,还记得常常为一个稿约,一首歌词的修改,他们竟会骑一辆单车,从好几公里外的电台旧址黄土岭,来到湖南省歌大院我家,沟通协商。晴天一顶草帽,雨天一件雨衣,竟成为当年音乐编辑留给我的挥之不去的记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仍身板健朗,精神镌烁,眉目含情。先截图存念,也期望与俩位园丁一聚,听一听老广播,聊一聊过去,如今。
一是要看主流,大多数人是好的,坏人只是小部分;二是你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就不要提出来,就闭嘴——这是两个典型的强盗逻辑。首先,一个社会如果有百分之几的坏人,一百个人中如果有几个癌症患者,这当然是少数,但这个百分比,在人类社会中是不是很高,算不算主流和大面积呢……其次,哲学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舆论监督能直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文学艺术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它们都能够提出最具价值的问题;可见,能够看到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