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画中的孙儿
标签:
编剧曾鸣 |
分类: 曾鸣影像 |
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舞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舞美设计家韩生认为,手机艺术拓展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使戏剧再次回归生活。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当今艺术领域以及经济社会领域的普遍状态。
图1、我孙子的出生有点戏剧性。那天我开车上班途中遇堵。忽然,一辆车碰到我的车右侧,就在我拿着手机下车察看时,竟收到我儿子发来了孙子出生的喜讯。对方司机正一脸歉意,我却笑着说,你这一下把我孙子撞出来了,谢谢啊!没事,你走吧!我见他车里还坐着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
图2、孙儿五岁了,我每天拿他当画看,却不知他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我更不知他以后能画出一个什么名堂来,正如我不知道这两幅画之间有什么“超现实”的联系。上图是“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米罗的;下图是我孙子的。
图3、我是湖南人,我儿媳是东北人,孙子出生在沈阳,与我们定居在广州。你要问他是哪里人,对于尚未进入社会角色的他来说,这就有了很强的“戏剧性”,这也将使他今后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身份认同感。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戏剧的张力。
图4、孙子不但学画画,还学弹钢琴、跆拳道、做泥塑、下围棋等等。我认为,绘画是最接近童贞的。孩子头脑中的那些幻像与符号,也许就是人类最初观照世界时的真相。绘画是孩子进入“戏剧生活”的最佳游戏。
图5、学习绘画以后,他不但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间、构筑能力和色彩意识,对家里的小狗小鱼、小花小草,对外界的山水气象,也有了更多的亲近与关注。一个人,内心戏剧性因子越活跃,生活会变得越来越柔软。

图6、像所有的孩子一样,戏剧对他们而言,是那么真实而不可思议。几次带他看儿童剧,他比演员进入角色快,而当演员已经出戏谢幕时,他还久久不肯出戏。在他的画里,应当安排一些怎样的角色,他是总导演。而生活的戏剧,永远不会谢幕。
图7、他在画里看世界,我们在画外看他。他的每一个鬼脸,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每个人都是剧中人,又是旁观者。
图8、画中的孙儿是纯真的,画外的孙儿会越来越成熟。但愿“成熟”不会成为“世故”的代名词。为此,我希望他在世界和自我之间,架上一个人生的画架,哪怕一笔不再画,那也是一个明净的窗口。
图9、生活的戏剧性是流动的,画中的戏剧性是凝固的——这是时间与空间的交响。我愿意与画中的孙儿一起,走进生活的无限流域···
(职业:资深传媒人、戏剧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