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200辑)什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身份
标签:
词作家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写戏,你要找准一个叙事方式;作词,你要找准一个抒情句式。总之,动笔之前,你必须确信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表现形式。找到了,你就海阔天空,一马平川;没找到,你将四处碰壁,一头雾水。不要唱什么“内容决定形式”的高调;恰恰是内容越重大,越丰富,形式越难找,越重要。形式是一把无情的剪刀,它只容留下最精彩的内容;形式是一个镜框,它决定了视野的高度与宽度。形式是激活内容和思想的手段。一个高明的编剧和词作家,一定是一个寻找恰当形式的高手。故,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大于内容”,并非硬伤。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同身份。有来自家庭的,单位的,行业的,社会的不同身份。但有一个一致的身份,那就是公民。而许多人,平时很有身份感,一般是钻进那个自我成就感最大的身份里,不可自拔。他们话不高声,笑不露齿,与人握个手,指尖一点;给人点个赞,怕有失身份。成天端着双肩,放不下。那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有没有公民这个身份,无所谓;有,那也是上等公民。可一但事到临头,自己那些身份的外衣难保时,他们才想到了“公民”这样一个赤裸而最具人权含义的身份……是的,不管你有一些什么身份,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公民”。“公民”不仅是一种身份意识,更是法律赋予每个人最高的生存的尊严。同时,它构成一个人与社会友好相处的总和。
什么人,向什么人,什么范围之内的人,说什么话,这都是有讲究的。这也是常识,不能乱来的。比如你妈可以教训你,但她说的再对,也不能以同样的口气,教训你爸和你大爷;又比如你老师可以教导你,但他说的再有理,也没有资格教导全国人民。所以,你妈和你老师对你那么说话,没问题,甚至值赞。作为一个旁听或偷听者,你要拿那些话往自己身上扣,也没问题。但你不能假传圣旨,强加于人。同样的道理,你要搞清楚,你是什么人,什么身份。
一般而言,看一首歌词的纯度有多高,主要看它用了多少虚词。语法意义上的虚词越多,水份越多;虚词越多,说明作者的笔力有限,办法不多。好的歌词,用情可以委婉,但用字应当“直给”。别忘了,你的字里行间还有音乐。音乐可是按分秒计算制作成本的,玩不得虚的。
叙事是抒情的前提,好的音乐,都是有故事的音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