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184)不能让“怼”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心态

标签:
词作家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人要活得轻松、真实、自在,就不要被什么既定关系所绑架。没有那些纵横交织的人际锁链,你的心境和天地会更加宽阔。
有些人的微笑,如同最美的罂粟,每一次迎风绽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种交易。
戏曲行有“一招鲜,吃遍天”的说法;瞿琮大师《最忆是杭州》这首词可以定义为“一字鲜,唱响天”。这个字就是“忆”。苏杭之美,在于印象朦胧,雾中看花,才最值得回味。一个忆字,激活了人们内心那一幅幅烟雨画面,表达了人们对江南景致的审美共识。一字之师,名不虚传。
小黄车最好骑,没有之一。但正因为如此,加上它开锁方式设计存缺陷(太小看部分同胞的贼商),竟被大量非法占有(实质是盗窃)和损坏。而实际上,遍地的共享单车不但经常半价充值,而且不时免费。某些人,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还能不能堂堂正正做人?
数百人的报社,假日期间,日出对开八个版,这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互联网浪潮,将前几年还信誓旦旦宣称要打造主流“传媒航母”、“百年大报”的梦想,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怼,最近这个字在网上有火的势头!为什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含义:怼读duì。心为形旁,对为声旁。本意含“怨愤、忿怒、嘲弄、恶搞、互害、攻击”等负面情绪。如果说,
当下语镜中,有一种让人纠结的对白。你同他谈价值观和理想,他同你讲现实和生存;你同他讲现实和生存,他同你讲赚钱和养生;你说那位兄弟混的不错,他说还不因为他爹是李刚;你说那位美女气质好,他说那说不定是谁的小三……化解一切,质疑一切,合理化修补一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鸡同鸭讲,不进油盐。口水歌风行,广场舞昌盛,社会腻得透不进一股清风;文学艺术缺失钙质与悲情。这是一个人人自以为是,而又人人自危的时代。
作词需要打磨,但我以为,有效的打磨是为了更加彰显个性与特色,而不是与之相反。尽管这样做起来会很难。
谁唱都好听,啥时候唱都耐听,各流派有各自的风韵;但最好听,最耐听,最韵味的,是自己唱给自己听——可重复欣赏,可自娱自乐的,才是经典的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