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词言(117)否定一段历史,不等于要抹杀一段记忆
标签:
曾鸣作词 |
分类: 曾鸣词言 |
事实上,一篇有价值的文艺评论,就是那种能够揭示出作品本身已经蕴藏,而艺术家自己并未意识到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章。试想,如果一篇剧评,你写到的,编导们早想到了,那要你评什么。所以,一篇上乘的评论,就是能够评论出那些艺术家做到了,却并未想到;想到了,却并未做到;想到和做到了,却并未说出来的东西。一部作品,离开了艺术家,就成了评论家和大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究竟怎么样,自家最清楚。评论家在评论作家和作品的同时,也是在评论自己。
你关注什么,生活真的就会呈现什么。这些天,忽然发现原来花城处处凤凰花,连每天遛狗的路上,也赫然伫立着她华丽的倩影。为什么以前视而不见呢,因为,我最近去了一趟厦门,在构思的剧本中,我设想有一个场景当是朝霞满天,凤凰花遍地……凤凰木是厦门的市树。
相对诗歌而言,歌词虽然被附加了许多功利或可称功能性诉求。但这并不是说,它就无所不能。歌词是言大众心声的,比如说,一个特定的人自然地走了,哪怕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行业的精神领袖,我们可以写一首诗来寄托哀思,但却不宜写一首歌来唱。一唱就错了,就俗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潜规则和分寸感。
歌词之美,美在小雅,美在大俗。大雅诚可贵,但大雅不宜当歌唱。大雅是唱完之后,留在心里的那份感动。
搞创作,出成果,必须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高产不等于可以批量生产。如果把文艺创作也视为一种追求效益,奖勤罚懒的活儿,那不但是人生的痛苦,更是艺术的悲哀。
你看那些一天一首,上午一首,下午一首歌词的人,大多不是口水多过茶,就是一个事情换个说法。情啊爱的,题材逼仄,反映出其内心空白。主题浅薄,说明其读书低端。这样的人,在文学界半只脚的地盘都不会有,可在歌坛还混得挺自在。悲哀。
否定一段历史,不等于要抹杀一个年代的记忆。一些在事实上已经成为经典的歌曲,它沉淀和抒发着的,正是一代人的情感记忆,在一些晚会和活动中唱唱,并无不可。问题是,因何唱,从什么角度唱,串词怎么写。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强大的移情效应。向经典致敬,也应当包括向经典的艺术形式致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