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词言(第54辑)
标签:
曾鸣感言 |
分类: 曾鸣词言 |
【曾鸣作词感言】正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岭南音乐》杂志连载。如您有兴趣,可登陆湖南省政府《红网》:http://blog.red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6375&do=thread&view=me&from=space
答:除非定向创作,除非摇滚、儿歌、说唱、对唱等,你写的歌词,虽然并非特定只能由美声、民族、流行或合唱才能谱曲演唱的。但这并不是说,创作时不需要有一个基本定位和倾向。一个成熟的词人,应当具备对不同演唱风格和类别的了解与把握。这是起码的专业常识,不可轻视。
歌唱家的成熟,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而是体现在其对技术恰如其分的运用,和对情感恰如其分的表达上。他不但将享受到放松与纵情之快,更将感悟与体味到控制之美……
审美,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能力。
生活可以没有财富,但不可以没有情趣。有财富又有情趣,是殷实人生;有情趣而没财富,是诗意人生。情趣,是生活的重要凭据。
墙头的蔓儿发黄了,心头却抹不去她的新绿。人可以失去时间,但不可以失去情义。
有一种歌词,既无文气,亦无口水,却大行其道,持久出声。公款炮制,实乃另一种既得利益。比铜臭更臭。不要说真情,连起码的诚意都没有,这样的词作,就是用了再好的作曲家、歌唱家和大制作,那也是一块朽木。瞎耽误人家的工夫!
越是技术的东西,越需要专注;越是艺术的东西,越需要扩散。技术是有定向的追求,艺术是无彼岸的想象。技术用过程呈现结果;艺术以过程揭示方向……如一段好的副歌,可以是结果;但一段优秀的副歌,是方向。
作词和钓鱼、打麻将一样,都是看起来很容易上手的事情。但过了一段时间,你会苦恼地发现,“好手气”竟无影无踪。你如果就此罢手,那也许是你个人和词坛的一大幸事;你如果不依不饶,那可能有两个结果,一是你修炼成了姜太公,总有鱼儿送上钩;二是血本无归,糊了个人生的“大叉糊”。
人生最大的梦想,无非实现“身体、精神、财富”三大自由的完美融合。而人生最大的价值,无非体现了这“三大自由”的最大真实。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凤毛麟角。三者取其一二,已是幸运儿。故绝大多数的人,不能真实地做梦,就应当真实地做人。
换个角度想想,中国人,也许从来没有过如当下这么丰富复杂的生存诉求:关于财富、关于精神、关于共享人类文明进程的诉求……互联网,一方面使世界平面化,另一方面,却呈现出了一个多维的社会空间。这个空间,使得人们的想象与诉求也呈多维状态,不可逆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