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曾鸣剧评 |
【羊城晚报11.13.《沙湾往事》用广东音乐写出沙湾精彩】
“《沙湾往事》是一部音乐的沙湾。用音乐表现‘音乐’,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甚至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杜鸣兄生长于湖南,音乐基因里流淌的是湘音。他在广州生活20多年,《雨打芭蕉》早已春风化雨。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有大视野的全能型作曲家。所以,他有信心用自己对于岭南音乐的理解,尤其是有能力,用自己对现代舞剧音乐的理解与理念,来创作《沙湾往事》。他成功了。”—与杜鸣共事多年、曾任湖南省歌舞剧院作词及编剧的词人曾鸣
嘉宾简介:杜鸣,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兼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舞剧《沙湾往事》作曲
羊城晚报:舞剧《沙湾往事》的音乐成分很重,可以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作为《沙湾往事》的作曲,您觉得该剧音乐上的特点和特色表现在哪里?
杜鸣:舞剧有它的特定表现方式,它不擅长讲故事,但擅长于抒发情感。广东音乐的特点就是情感上特别丰满,《沙湾往事》采用了大量的广东音乐元素,给观众一个广东音乐的感受,尤其是对年轻的观众,因为观众接触广东音乐的机会比较少,通过《沙湾往事》,我的目的是让观众通过《沙湾往事》感受广东音乐和舞剧的精彩。
羊城晚报:广东有着浓重的岭南特色,《沙湾往事》有哪些广东元素在里面呢?
杜鸣:《沙湾往事》主要以番禺沙湾“何氏三杰”为原型,里面有很多何家的代表作,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雨打芭蕉》、《赛龙夺锦》、《平湖秋月》等。
《沙湾往事》以《赛龙夺锦》为主线音乐,线索在传承、发展、完善的广东音乐过程中体现出来,我们不是简单地重复广东音乐,而是要以改造发展来进行传承,更要保持时代感。
因此,我在《沙湾往事》里主要以《赛龙夺锦》和《雨打芭蕉》为原型进行编创,但并不拘泥于用某个音乐来做素材。我们大方向的风格就是广东音乐的风格,这也是作为我们岭南大广东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