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词言(第51辑)

标签:
作词 |
分类: 曾鸣词言 |
我的修身养性之道,便是不装孙子,也不装大爷。真正的生活,是需要真实表态的生活。一个人,如果老道到没有了态度,那样的生活,也必将失去温度。我是那种宁斗酒,不品茶,生命不息,斗气不止的鸟人。得不了道,也成不了仙。我只能把大部分老道的朋友,收藏在心里。
与一些老友多年少有往来,相逢于微信,亲切一阵后,为何渐渐又起了疏离。无它,生活的环境与心境,形成了不同的语境。相逢不如怀念。有一种失落,会告诉你什么叫作回不去的青春。看来,在纯粹的精神交往层面上,友情并无新老之分。
华人艺术家,无论你从事哪种艺术类别,有戏曲功底,懂戏曲审美,不排斥戏曲观念的。必成大器。也许戏曲不好玩,甚至不好看。但戏曲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戏曲艺术的核心理念,就是没有什么不可能。所有的艺术形式,说到底无非四个字:传情达意。而中国戏曲,乃“传情达意”之集大成者。无出其右。在有些人看来,戏曲不好玩,甚至不好看。但我想强调的是,戏曲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戏曲艺术的核心理念,就是没有什么不可能。
一个人可以有明显短板,但不可以无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不等于齐头并进,否则可能一事无成。万金油一盒,解痒,但除不了病根。
前两日,孙子奶声奶气说:“爷爷,要听歌”。我问听啥歌啊?孙子说:“爷爷写的歌”。我心想,爷爷写的不是“主旋律”就是情歌,不适合这小子听啊。便问:听哪首啊?孙子答:“让候鸟飞!”原来,我不在家时,沈阳阿姨早教给孙子这些歌了。孩子喜欢小动物,不论是家里的小狗还是歌里的小鸟。童心可掬啊。
“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高妙就在此“生”字。若作“深”,浅了,俗了;若作“升”,过了,做了。而作“生”,指明此处乃白云故乡。白云故乡而现人家,天上人间,好一幅生动诗画。汉字本身无俗雅,汉字之用见俗雅。一个词人有无“字感”,正如一个歌者有无“乐感”,一半靠修炼,一半靠天成。
卓别林与赵本山的区别,是工业文明与小农意识的区别。卓别林以含泪的笑批判现实,赵本山以廉价的笑谄媚当朝。卓别林于无声处听惊雷,赵本山吹拉弹唱似浮云。卓别林以小喜演大悲,大悲大喜,赵本山以大舞台敛私财,财大气短。 ——本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向卓别林大师致歉!
其实出行游玩的过程,并不是我开心的时刻。决定我开心的是静下来后,是否有足够的不同体验与感悟,以供我作文字的反刍。
微博上,写一支歌唱美好的歌,一天不过转评、收听几百次。写几句挞伐丑陋、伸张权利的话,一夜之间转评数千。现实告诉我们,驱逐阴暗,才是最有效的呼唤光明,抨击邪恶,才是最有效地弘扬正能量!
朦胧诗以后,大陆很多的诗人渐渐放弃了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他们不懂为何要惜字如金、煅句炼字。即便懂的,因为教育与文化大环境问题,大多也丧失了这种从事汉字雕刻的能力。他们离自然那么远,误将光怪陆离的幻象当诗意。他们不寄望传递思想的温度与情感的力度。所以,诗歌的字词句问题,实际上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大语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