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词言(第35辑)

标签:
曾鸣作词感言连载 |
分类: 曾鸣词言 |
【曾鸣作词感言】正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岭南音乐》杂志系列连载。如您有兴趣,可上百度网键入“曾鸣作词感言”搜索,或登陆本人新浪博客《曾鸣作词感言》专栏: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04232085_13_1.html
音乐人太多,音乐诗人太少;这是造成我们的音乐市场,产品太多,作品太少的直接原因。
写手型编剧太多,作家型编剧太少,这就是造成影视剧与文学性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崔永元转评】:更奇怪的是,一些作家入行编剧后,自己的文字作品也开始水准下滑。这两样手艺的确不是一个节奏。
一个音像制品,制作成本投入的大小,只能影响其市场定价的高低、视听感观的优劣;但并不能与其传播效应的深远、存世时间的长短划等号。这,就是“产品”与“作品”的区别。
往往地,一个男人可以把歌词写得很女性,却鲜见一个女人把词作得很男性。这是为什么呢?是男人更懂得女人吗?我倒是建议女词人,不妨也适当尝试一下以男性雄风和口气写写词,我相信这种性别体验,不但会使你获得不一样的内容视角,情感冲击力,也将使你的词风刚柔并济,充满张力。
戏曲,尤其是京剧,好比一把经典的紫砂壶,是一门需要长久用心用情去把玩的艺术。用心,是指须入门懂戏,愈懂戏,则愈通达,出入自如,方可反复把玩;用情,则指感悟剧中人的命运和演员的表情特征,戏曲是抒情艺术,情比戏大,戏比天大。因为听戏,最终要听的是自己的心情。
人,没有比较,便没有困苦。故当下所有的困苦,皆来自于那些可供比较的参照系:社会、体制,人与事。真相愈多,困苦愈多。但没有了真相,连困苦都没有了,还会有什么?!
刚与儿子忆苦,说当年他的爷爷,天没亮就要骑车去上班,自己带饭,大冬天,带一只咸鸭蛋就算改善伙食了。他表示不可思议。我说,爸爸小时候,这顿吃完鸡,一直要等到差不多忘了鸡是啥味了,才到了下次吃鸡的日子。而且,那时候对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很难忘。至今难忘。
【我看南麒北马之特征】马连良:注重音乐性的叙事性:以唱代说;麒麟童:讲究语言的穿透力:以说代唱。马:以声传情,演唱低柔巧俏,潇洒飘逸;麒:以气达意,行腔抑扬顿挫,酣畅淋漓。马:表演写意,以饰高大上人物见长;麒:表演写实,以饰悲情长者为主。马:立足戏曲,以纵向传承为主;麒:兼收并蓄,善于横向借鉴……
虽然桥梁只是道路的一个部分,但因为它,空间获得了跨越,虽然隧道只是道路的一个部分,但有了它,时间获得了穿越。人生之途,亦难免遭遇低谷与险阻,但只要你胸怀前方,你便将拥有最美的彩虹;只要你勇于开拓,你便将获得别有洞天的风景。
人不能没有定力,更不能没有张力。定力来自于坚实的人生愿景和价值观,而张力来自于生活的多样性与因此而衍生的能动性。
在大陆,汉字已多次被“整容”简化,被去象形化,去文化化,但读音为什么不能整合“简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刁难人似的一字多音?如“标识”为什么要读成“标志”……
在“明哲保身”的腐朽文化侵蚀下,以世故当成熟,以圆通当睿智,以乖巧当聪颖,以隐忍当胸怀,以厚黑当谋略,以妥协当大气……以至于助纣为虐,围观成性,苟且偷生,世风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