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地:鸣哥——载【湖南文学】“诗人与故乡-曾鸣专辑”*

(2014-02-25 11:54:58)
标签:

曾鸣

分类: 曾鸣拾萃

阿地:鸣哥——载【湖南文学】“诗人与故乡-曾鸣专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岁的我大学毕业后,被分到湘东一个偏僻县中学教书,与外界几乎隔绝,只能通过写信与外界联系。
    记得是那年的11月份,我收到何立伟兄的来信。立伟兄是我通过著名诗人郑玲老师认识的朋友。立伟兄信中说是他有一个极好的哥们,在湖南省京剧团工作,很讲义气,过几天要到桂林去演出,立伟兄于是邀我一同去桂林,在桂林与鸣哥会合。收到信后,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作出了决定。
    我只身到达桂林后,找到了鸣哥。当时鸣哥很瘦,留着长发,风流潇洒的样子。
    接下来的几天里,鸣哥就像大哥一样待我,天天陪我上街,我第一次吃到桂林炒粉。鸣哥有事时,我就一个人去阳朔、漓江游玩,晚上就到鸣哥的团里驻地落脚。离开桂林时,鸣哥到火车站送我。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火车渐行渐远,我还看见鸣哥在站台上挥手。
   就这样结识了鸣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鸣哥是这场文学大潮中的骄骄者。鸣哥待人诚恳,善于提携后进,且他组织活动的能力很强,身边常围着一帮“粉丝”。后来我所在的城市有个叫“春天文学社”的,把鸣哥从长沙请来讲课,我妻子当时是该社的社员,极其虔诚地听了几次鸣哥的讲课。二十年后,有一天妻子清理旧物,翻开以前的笔记本时,忍不往叫起来:哈,里面还有着鸣哥讲课的记录。
    1992年夏,那时我已经调到广东工作。有一天,一个电话打到了我办公室,一听,竟然是鸣哥!这个电话顿时让我觉得窗外的阳光格外地灿烂,我们居然会在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了。我们见面了,而且,我第一次见到了美丽端庄的嫂子和年幼的潇潇。
    当时我们的生活条件都很艰苦,鸣哥一家三口要租房住。记得鸣哥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只用一个三轮车就可把所有的家当装完,鸣哥在前面拉,我们在后面推,铁桶哐啷作响。
    鸣哥的讲义气,肯帮忙,是我们这一帮人所公认的。他一个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从湖南来广州,见到我以后就叫我联系鸣哥,他说,在广州谁都可以不找,但一定要把鸣哥揪出来。
     记得九十年代中期,鸣哥一呼百应,把我们这帮湖南在广州的“散兵游勇”召集起来打麻将。这些人当中,都是些在湖南就已很有名的作家、画家、出版社的总编辑,报纸记者等等,而把我们发动起来后,鸣哥却从牌坛销声匿迹。直到如今,每当有人牌场失意,哀叹世态炎凉时,总是要追根溯源,把鸣哥拎出来:“就是这个鸣哥,害得我们……”
    二十多年过去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每每忆起过去的时光,总不免要惆怅和伤悲。鸣哥,我们都老了吗?
                                              2010年1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