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作词感言——供【岭南音乐】杂志专栏稿

标签:
感言曾鸣岭南音乐专栏 |
分类: 曾鸣词言 |

•诗贵曲词贵直:诗贵曲中求直,词贵直中求曲;诗贵隐词贵白:诗贵隐中求白,词贵白中求隐;诗写景词写情:诗贵写景生情,词贵写情现景;诗动心词动听:诗贵力透纸背;词贵先声夺人;诗悦目词悦耳:诗贵雾里看花,词贵高山流水。
•面对事物,词家应考虑的,是做减法;面对人物,词家应考虑的,是做乘法;面对情感,词家应考虑的,是做加法;而面对主题,词家应考虑的,则是不做想法。
•我理解的歌词的音乐性:首先应确定你是在创作一组可供谱曲、演唱,有特定情境的句子,于是,在结构上,你应当试图去迎合一定的曲式;在造句上,你应当注重口语化和节奏感;在抒情表意上,你应当尽量展开形象的思维。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有效地给歌者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情感故事和情绪读本。
•提笔有旋律,落墨才有韵味;造句有节奏,歌声才有力度;用音乐的感受想象,词才能飞翔;用演唱的语态植字,字才能开花;将生活的画面,转化成舞台的视觉,将内心的冲动,奉献给二度创作,这就是音乐文学,有别于书写文学之所在。
•写诗注重艺术,艺术跟着感觉走;作词注重技术,技术跟着旋律走,诗是平面艺术,故应当追求深度;词是行为艺术,故应当追求宽度和力度。
•看一位词家的才情,读其词作的第一段;看一位词家的功力,读其词作的第二段;看一位词家的激情与哲思,读其词作的副歌。
·由于演唱时长限制,且受曲式、句式等约束,同样作为抒情文学的歌词,其可遣用的字词其实远不如新诗自由。故歌词的“实”,主要体现在其能否触及到情的最大“真实度”,以及能否引发听众情感的共鸣度上。从某种角度讲,歌词相当于一个文学创意,一首好的歌词,应当是一块能够提供给二度创作尽情添花的锦。
·一个愁眉苦脸取乐于众的词人,是个人的悲哀;一群挖空心思煽情造星的人,是行业的悲哀;一个拿得回国际大奖,却出不了经典作品的民族,是未来的悲哀。
·谷建芬老师所言的歌手“人比歌红”(歌手无个人代表作)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当下创作疲软,诉求浅薄,题材贫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电媒选秀只认“声音”,不认作品,商业造星,急功近利的可悲现状。
·在海量信息和言论飞天的今天,为什么创作会疲软,题材会贫乏?这难道是个敏锐度和观察力的问题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想,只要你有被大众接受的价值观、有专业的判断力与创作热情,你就一定能找到你的表达方式。
·在我看来,决非凡被谱曲、演唱的文字就是歌词;这个道理,就像决非未婚女子就是处女一样简单。
·写词的难度和压力在于,你必须有能力将你的作品,有机地转变成你与作曲家、歌唱家共同的作品,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词作家的幸福与成就感所在。
·新疆民歌热情奔放,内蒙民歌苍劲悠扬,西藏民歌高亢飘忽,民族的共性,成就了民歌的个性,民歌的个性,丰富了音乐的多样性。
·希望被人照亮,你首先得点燃自己;希望照亮别人,你首先得点燃自己,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是不灭的光源。——而一首好歌,词就是不灭的光源。
·到生活中去,将生活的泥土捏出汗来,你的作品就有了温度,而这个生活,就是你的情感体验。
与诗风不同,词风是一种既可独立生成,又须与曲风和演唱风格相互依存的东西,它形成于词内,弥漫和张扬于词外,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它是一个词人的抒情方式、语言修养、艺术趣味、处世气质、地域特色、造句习惯和行文节奏等等的总和,一种获得广泛认同的词风,甚至足以影响一个时代的语境。
·构思歌词:三分腹稿,七分即兴,此为最佳。
·用平实而有张力的语言,写鲜活的感受、情感和事物,让文字象空气一般,在你的身体内流动起来,然后再设法将它们装进你心中的“八音盒”,这就是作词。
·有些词作,句子砌得很工整,但读起来堵得慌;词藻贴得挺漂亮,但咏起来一张皮;节奏设计得也有缓急,但唱起来不给力,这不是软肋,这是硬伤。词要做,但不能做成了塑料花,词要磨,但不能磨成了豆腐渣,敢不敢于留“破绽”,敢不敢于入“俗语”,往往是区分一个工匠与创作者的标志。
·写歌词,如果最初跃入你脑海的是“一句话”,而不是“一幅画”,劝你先别冲动;只有当你为那句话,找到了一幅画时,那句话,才可能成为锦上的花——而那幅画,就是你作品的境界。
·只有寒冷的季节,才有真实的温暖;只有歧岖的道路,才有变幻的风景;只有直白的人生,才有坚实的记忆;只有心静的时候,才有沸腾的文思……
·写歌词,宜用“嘴”构思,因为它是对耳朵负责的。造句越简单,旋律会越多彩,主题越直白,动笔会越多思。
·作词讲“气”:立意讲才气,命题讲人气,字面讲语气,字下讲底气,句子讲顺气,铺排讲大气,行文讲锐气,抒情讲豪气,讲气象,讲气概,
曾鸣:笔名鸣戈:词人、诗人、传媒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曾任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在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深圳卫视、旅游卫视、广东卫视、甘肃电视台等及多种国家、省级报刊发表、播映、演出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类作品数百件。太平洋影音公司曾出版由张也、谭晶、李娜、王丽达、付迪生等演唱的《花样中华•鸣戈作词晚会主题歌曲》专辑。创作业绩被《中外著名诗人诗选》、《新时期湖南优秀文艺作品》音乐卷、文学卷、《中国作家名典》、《广东当代作家辞典》等收录,中新社、解放军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湖南电台、广东电台等对他的创作事迹曾做专题报道。他还曾出任并参与广东省庆祝建国60周年、深圳特区成立20周年、广东省军民春节联欢会、中国航海日开幕式等数十台主题晚会的策划、创作、撰稿等。其各类作品曾获10余次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一等奖项。2010年入选“首届湖南十大文化人物评选”20人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