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鸣词言(第3辑)

(2013-05-20 09:47:24)
标签:

感言

龙画

曾鸣

不够

方式

分类: 曾鸣词言

蒋大为评委的"真声说"很具杀伤力,很有见地,这是一代歌唱家对民歌界时弊的温和抗议。各位歌者,在注重方法,讲求音色,冲击高音的同时,亮出你的本嗓吧,真的,才是你的,真的,才是美的!

 

作词,轻易不能与官方机构闹着玩:它们以朋友的方式,以通过朋友的方式,高调向你约稿,但是,当你低调为它费心费力写好了,结果,它们就会变成种种地不够朋友了······

 

蒋大为说:“中声区是一条龙,只有把龙画好了,再用高音去点睛,龙才能活”。这话很有道理。这个中声区,体现在歌词上,就相当于词的“主体”部分,一首词,如果主体不行,副歌又如何立得住,扬得起呢!同样,一个歌者,叙说性演唱不行,你凭什么奔高音而去呢?当然,这样的词曲和歌者,并不鲜见。

 

发现一种现象,经济学家往往比文学家更能说,为什么呢,我想,一、经济学家可以直接卖“言论”,因为有大把人希望买他们的话法去赚钱;二、经济学这玩艺儿得靠数据兑现,但是,口说无凭,信不信由你;三、为了不让人有一天抓着他的话把儿秋后算账,他必须更能说。而文学界家,只懂把最精彩的话留在纸上。

 

当下,也许是中国歌曲发展史上最好的年代,但一定也是最坏的年代。好,是因为在创作和演唱上已基本无禁忌;由于数码技术的推动,使得它轻易拥有了最广泛的听众;版权意识提升;传播渠道多样化等;坏,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价值观分裂的社会;商业主导下被恶性透支、快速消费;模式化生产;一唱成名,雁过无声等。

 

与两位音乐公司老总聊天,我提出一个问题:写歌,究竟是写给人""的,还是写给人""的(并非特指歌手)?窃以为,这看似并不冲突的初衷,却折射出一种艺术追求和创作态度的大命题.前者从音乐人本位主观表述世界,后者从市场本位倒逼创作,出发点不同,作品所能到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肯定不同——好听的歌,不一定好唱,好唱的歌,不一定好听。

 

一气听了一位女摇滚歌手的多首作品,她声音表情丰富,很会唱歌,如能找到好的题材,创作前景一定会宽广。摇滚作品应具有强烈的叛逆和批判意识,唯此才可“呐喊”。摇滚音乐人如同诗人,有名固然好,但决不该随波逐流,只有从寂寞中产生的自然爆发,才能获得真实的生命力。

当下说相声的,画漫画的都成了唱颂歌的,所以,相声和漫画都快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