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孩子”甘南藏族助学行

标签:
汇添富基金第一财经日报花样中华夏河县教育 |
分类: 曾鸣影像 |
2011年7月21日,我代表第一财经日报华南党支部参加“河流·孩子”汇添富基金·CBN大夏河流域助学计划西部行暨“甘南信念”红色之旅,经3小时飞行和5小时汽车,于次日凌晨1时来到了海拔3000米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这是清晨6时的县城(唯一一条大街),后来听该县女县长说,我们到达的当晚最低气温是6度!
这里天黑得晚(晚9时才完全黑下来),天亮却来得早,这是早上7点多的阳光。夏河县总人口只有8万多,藏族人口却占了近80%,农牧人口也占了约80%,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只有2.6度。
经过2个多小时车程,我们这支由上海、北京、广州各党支部代表、汇添富及本报领导、项目组成员构成的爱心团队来到了本次活动捐助的小学,校方组织了热情的、民族特色的欢迎仪式,甘肃省教育厅、州、县党政及相关部门领导也都专程到来。
第一次现实中接触如此之多藏族同胞和孩子,给我最大的震动的,是他们那一双双纯净如雪域的眼睛,那直逼我内心的人性、自然之光,叫我不敢对视······
“河流·孩子”助学计划已经开展了三季,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播撒了爱的希望——“爱能改变”是本季的口号,爱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又何尝不能改变我们的愿景呢···
我们每个支部都助学了一个孩子,这是支部每位党员的爱心捐助,之后,我们还会把更丰富、具体的创意和计划复合进来,让爱的幅射更广、更深···
我坐在孩子们的身后,因为语言的沟壑,我只能用观察与内心独白与他们交流···
在微博上我说过:高原的阳光有着玻璃的质感,对于从大城市来的孩子,虽然可以灿烂其心灵,又的确可以划伤他们的肌肤,父亲的爱,此刻化作的是防晒霜。
高原的阳光,永久写在高原同胞的脸上,这是自然对他们的恩惠···
妇女们远远地注目着眼前的这一幕,爱,她们懂。
洁白的哈达与鲜红的领巾,使我感受着爱的热度与纯度···
矿泉水和可乐,一定不是这里的孩子们的日常饮料···
眼睛。但愿这些眼睛能看到山那边的世界,本次计划中还有一项,是邀请数名孩子去大上海渡暑期···
大城市来的小姑娘,她们之间,此刻浮现的是怎样的闪念呢···
在这里,将建成一幢条件优良的教学楼。
从北京来的歌手与本校音乐老师,以双语共唱活动主题曲。
我将二盒本人作词的专辑《花样中华》赠给了校长。
一系列的助学计划与真情寄望,使孩子们高兴起来···
此次活动的执行团队真是一些优秀、努力的年轻人,他们的才情与严谨,担当与热情,一路与爱同行。
记住这所小学,想像它的明天(办事处相当于一个乡的建制)。
中午,学校在草地上特意临时搭成的藏棚内,为我们准备了一顿纯粹的原生态午餐。
尽管我有些许的不适应甚至难以下咽,然他们的盛情却叫人感动。
临行,校长还很仪式感地一一为我们敬上自酿的青稞酒。
下午,我们还带着些学习用品走进的藏民村落进行了家访。
村里的汉子大多在外游牧或从事运输之类的劳务。
转经的老人安宁地守望着夏日空寂的阳光。
温度很高,这是村里唯一的主干道。
牧民简陋的家,我在盛夏想象着这里的严冬···
当我们告别的一刻,这对姐妹美丽的眼睛里开出了泪花,什么叫最朴实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