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戈晚会:《月亮粑粑》挂金牌
——湖南代表团荣获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舞蹈类作品一等奖



综合中新网/人民网/郑州日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报道: 8月22日,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湖南省残疾人艺术代表团载誉归来。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会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并对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了高度赞扬。据悉,湖南省共选送了11个节目参加全国汇演,其中,舞蹈《月亮粑粑》获一等奖(作词:鸣戈、作曲:郭巴、编导:张敏等、服装设计:谢霞霞、舞美设计:曾昭茂)、器乐《春到湘江》、声乐《峡山情歌》获二等奖,小品《我想上学》、舞蹈《空巢的孩子》等获三等奖。
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四年一届,本次汇演由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残联共同主办,分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小品四大类比赛。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设成都、大连、河南、江苏四个赛区。8月20日晚,颁奖晚会在河南郑州黄河迎宾馆举行,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新疆、新疆兵团等八个代表团的62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了颁奖晚会。参加本届汇演的87个节目经过评委会认真、公正地评选,共评出特等奖2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29个。
在湖南代表团表演的《月亮粑粑》舞蹈中,这些完全听不见音乐节拍的少女跟着舞台一侧老师的示意动作,整齐划一、笑靥如花地演绎出优美动人、充满活力的舞姿。一场演出下来,少女和老师们都累得直喘气。台下的观众眼中闪烁着泪光,掌声雷动。值得一提的是,荣获一等奖的舞蹈《月亮粑粑》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评价它是一个具有浓郁湖南地方特色的舞蹈,节奏简洁明快、超越极限,动作整齐,队形变化流畅,服装颇具特色,艺术氛围好,展现了一幅江南渔米之乡、如诗如梦的秀美的画卷。《月亮粑粑》由24名聋哑学生经过7个多月的艰苦排练,节奏之快,就是健全人掌握起来,也很大的难度。但是,就是这些聋哑孩子,在无声的世界里,用他们的辛勤的汗水,用他们优美的舞姿,用他们美丽的心灵,为我们演绎了世上最美妙的音符。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指出,本届汇演,不仅展示了参赛各省区残疾人的特殊艺术才华、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使一批残疾人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必将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颁奖结束后,获奖节目汇报演出在新疆代表团的女子群舞《天山姑娘》中拉开序幕。晚会高潮迭起,最后在河南代表团气势磅礴、回肠荡气的群舞《大河情怀》中结束。
8月22日,湖南省代表团结束了河南之旅回到长沙,省残联领导在长沙火车站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省残联理事长肖红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省广电局副局长吕焕斌,省民政厅等部门负责人在湖南宾馆亲切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向他们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
附歌词:《月亮粑粑》
胡子白,竹床青,
爷爷街边讲曾经;
曾经街上多赤脚,
一个脚印一个贫。
爷爷说啥我不懂,
星星替我眨眼晴。
月亮白,心里明,
我在街边看如今;
如今街上行人少,
一部车车一家亲。
我拍竹床爷爷醒,
月亮粑粑笑盈盈。
2009年4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