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鸣访谈:日本话剧,无数朵小小的花——访日本著名导演稻冈正顺、制作人菱沼彬晁、表演艺术家沟口贵子

(2006-01-07 01:16:39)
标签:

话剧

日本

曾鸣

分类: 曾鸣专访

曾鸣访谈:日本话剧,无数朵小小的花——访日本著名导演稻冈正顺、制作人菱沼彬晁、表演艺术家沟口贵子
【日本大学小剧场话剧:与机器人同台演出】

    记得2000年的小剧场戏剧展为广州奉献了十数朵由大陆、香港、日本艺术家们精心裁剪的花蕾,惹得羊城观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话剧界人士和研究者们如追花的蝶。“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每四年举办一届,由广东省文化厅,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本届曾第四届。来自广东省话剧院、广州市话剧团、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北京京剧院、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日本话剧人社、深圳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等院团的13台剧目参加展演。

    在这些参演剧目中,本人被日本话剧人社的一台名叫<<一朵小小的花>>的剧目打动了,此剧写一个日本母亲在经历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之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恨与反思。此剧入选了日本中学课本,曾获得1992年学生演剧最优秀奖和文部大臣奖。其奇特之处在于,全剧仅由一个女演员演出完成。这位名叫沟口贵子的演员的表演可谓炉火纯青,其台词功力和形体控制与表现力,在本人有限的观剧阅历中,实属罕见。

    经约定,在翻译伏木甲子女士的帮助下,本人访谈了这个戏的导演稻冈正顺、日本话剧人社稻冈正顺事务局长菱沼彬晁先生和演员沟口贵子。话题是从这出戏和沟口贵子的演技开始的。

    据沟口贵子自我介绍,她是1971年于日本大学演剧部毕业的,后在该校的电影研究科学了一年,但她热爱舞台演出,不愿放弃舞台艺术而从影,故报考了一个叫新人会的剧社,她说她只愿偶尔演电视或电影,她离不开舞台。

    关于这台戏,据导演介绍,早在1982年,日本搞了一次以母亲为主题的话剧汇演,这个戏就是在这次汇演中诞生的,那是由一个业余制作人策划并投资排演出来的,后来很多剧社都演过,且经久不衰。说起这台戏这次能够与中国观众见面,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由于中国方面邀请他们参加展演的函发晚了,使得他们难以按部就班办手续申请到有关方面的经费,这样就不打算来了,但大家认为这台戏实在很好,一定要让中国观众看到,于是就由大家自掏腰包而来。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中国这次在接待上还是给予了照顾,如住宿费就全免了。据菱沼彬晁先生说,以前中日在话剧演出方面的交流活动的惯例是:不论是日方来中国演,还是邀中国的戏去日本演,费用全由日方出。

    针对话剧艺术在中国略显尴尬的生存状况,本人与他们展开了以下对话:

    曾鸣:在中国,目前话剧演员日常演出的机会不多,要靠拍影视剧维特生计和谋求发展,日本如何?

    沟口贵子:日本大抵也是如此。光靠舞台生存不行。

    曾鸣:日本对话剧演员的培训是如何进行?

    沟口贵子:在日本,具备艺术学部的大学不多,所以演员的培训多是由剧团自办培训班,一般经三年学习后,如考试合格就可从事话剧表演。

    曾鸣:日本的演员有无统一的职称评定,如国家几级几级?

    沟口贵子:不,没有。在日本谁都可以当演员,只要你愿意和合适。

    曾鸣:整体而言,日本的话剧创作状态如何,在中国似乎不太景气。

    稻冈正顺:日本也一样,话剧演出就像现在窗外的冬季,我想,这主要还是受影视的冲击。

    曾鸣:在日本,话剧有无专业演出场所?

    菱沼彬晁:东京有上百个剧场。

    曾鸣:日本职业剧团能否获得政府或企业支助与拨款,他们能否靠自身演出维持生存?

    稻冈正顺:基本靠卖票生存,但日本的文化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有支持和赞助,但政府的支持是有条件的,如一个剧社必须每年新排演10个以上剧目才能获得资助。

    曾鸣:据说您也办有剧社,您的剧社情况如何?

    稻冈正顺:我的剧社只有六个人,其中三个为制作人员,包括导演、编剧和舞台设计,二个为办公人员,一个为法人代表(即他本人)。至于演员,那是根据排演不同的剧目,临时招聘不同的演员,这样比较方便。沟口贵子也办有剧社,她的剧社要大些,有30人。但像中国这样100多人的剧团,在日本是没有的。

    曾鸣:日本是否会要求一些剧团配合某些宣传需要来排演剧目?

    稻冈正顺:也有这样的情况和剧团。但很多剧团根本不受外界影响。

    曾鸣:话剧人社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如何运作?

    菱沼彬晁:话剧人社已有20年历史,主要是由有志于日中交流的话剧界人士自愿组成。这个机构致力于为成员创造演出和交流机会。比如派日本剧团来中国,或邀中国剧团赴日演出、经常召开一些研讨会、翻译中国剧目和介绍新剧目等。话剧人社是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法人机构,但注明是非营利性的。

    曾鸣:那如何投排剧目,资金由谁出?

    菱沼彬晁:经费主要靠会员交纳会费来解决。会员分团体和个人两种,即剧社和演员。个人会员主要是剧作家、演员、导演和大学专业研究人员。

 

    “日本的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即使学业再忙,也要让孩子腾出时间来了解戏剧。因为他们懂得,戏剧对丰富情感的作用很大,缺少戏剧滋养的人生是不幸福的。”在第六届中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期间,日本话剧人社理事长伊藤巴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社会认同,我想,尽管话剧在日本的日子看来也不太好过,但却依然有很多如沟口贵子、稻本正顺般的从业人员,仍执着地将精神和生计托付于她。虽然他们的财力和影响力有高低之分,但都能自食其力地开展力所能及的演剧活动。我想,一门艺术,有了这无数小花此起彼伏地开放,舞台就一定不会寂寞,生活也一定不会寂寞。

    当然,这种介乎于同仁和职业的话剧社团,如今也开始活跃在中国的许多城市。小花是卑微的,但无数朵小花,就是整个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