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波恩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的经济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查看几十个大学里学各种专业的人交易股票的成功率,结果是:学心理学的人买卖股票的成功度高于学习经济学等的。这个试验是在35个德国大学中举办的,共有约6500人参加。做法是,由专家几个月之久观察学习各种专业的人购买与出售股票的情况。结果是,学心理学的人平均赢利远高于学企业经济学和数学的,甚至相当于国民经济学和物理学的人的三倍。
实际上,分析股市的方法也很多,较为主流的有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然而针对大多数时候的行情,二者都显得力不从心。更多的时候,股市心理分析似乎更重要。特别是最近这种资金推动行情,投资者的心理基本左右了市场的走势,大牛市的预期下,券商股能不一疯再疯吗?
常被引用的股市心理分析结果就是,当满大街的人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市场就见顶了。当然了,今天流行的说法已经变成了“当跳广场舞的大妈都弃舞投股时,市场就见顶了”。然而未来也许会让多数人困惑的是,“市场见顶”与“跳广场舞的大妈弃舞投股”并不一定同时发生。
因为,首先来说,“跳广场舞的大妈弃舞投股”这个事件是个不好定量确定的事件,那么多大妈弃舞投股显然有先后顺序,有少数牛一些的大妈说不定早就入市了,而现在你所看到的“跳广场舞的大妈弃舞投股”,也并不一定代表着多数大妈在做这个事。更何况,另一方面,这个事件的后面,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现象,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决定了股市继续涨还是转为下跌。
实际上,我们不妨以这样判断,当“相当数量的跳广场舞的大妈弃舞投股”,而且“手上还有钱准备买股票”时,市场一定还会涨,这就相当于2007年的四五千点;而当“相当数量的跳广场舞的大妈弃舞投股”,但“手中已没有钱再买股票”时,都在满仓等待“黄金十年”的时候,市场就见顶了。当然了,这只是心理学分析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日常的股市交易中,我们还遇到多种情况,都是投资心理学里面的现象。例如投资者常常只从自己的买入价或现价出发来判断股票。如果他买的股票从10元升到了15元,他会认为现在太贵了,如果跌到8元,他会认为太便宜了,而那个在较早时间用另外价格买入了同样股票的人就完全从另一视角来看。然而一个股票的真实估值,只取决于这家公司最基本的财务数据和它的前景预期,投资者的买入价和现价严重影响了其对股票价格的理性预测,不断修改目标价格在所难免。
所以,有大师曾经说过,“买入一个股票与其去看股票本身的质地,还不如去搞清楚更多人(特别是未来更多人)会如何看待这个股票”。就比如哪怕一个公司实际上并不好,但是你判断未来会有不断增多的人看好这个公司,那股价自然也会涨起来。当然,这个工作是相当具有难度的,因为如何去揣测人心显然比研究实际的基本面复杂。
有人说,长线投资价值成长股就不用考虑这些所谓的心理状况了,这话有道理,也不全对,因为再怎么长线,你总有个买点和卖点,在这个买点和卖点的选择上,仍然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巴菲特不是长线吗?但他仍然说了“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