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纠结的银行股
(2012-12-21 21:36:23)
标签:
脑子工商银行再次踏空这是股票 |
分类: 投资理念 |
《巴黎银行增持5937万股南京银行或升第一大股东!》
《2012年12月3日中国股市蓝筹股估值世界最便宜!》
英国金融时报:《群体癫狂
中国股民抢乘泰坦尼克!》(如果现在你在中国A股面前还能保持冷静的话,很有可能你就是踏空了这波牛市!)
《QFII大肆抢购蓝筹股,主要是银行股!》
此外还有数据支持。根据12月4日大宗交易平台信息显示,海通证券国际部分别买入: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296万股、500万股、440万股、235万股与812万股,累计投入资金1.38亿元(才1.38亿元?)。与此同时,还分别动用千万资金买入812万股中国太保、46万股中国神华、199万股大秦铁路和142万股宁沪高速,大举抢购大盘蓝筹股。
我国股市就是怪。看看大家的情绪:前几天还担心大熊来临,这几天就是狂牛开端了。散户如果总是这么搞,肯定没戏。
我认为银行股的机会,有以下原因:
(1)表面估值确实很低,这方面大家都很明白,不多说了。
(2)调整了四五年了。
(3)房地产在年末的很多地方连续走高。比如北京的房价,比2010年(两年前)上涨30%左右。既然房价涨,就不担心很多人不还贷了。
(4)对新任掌门的期待,包括城镇化。一旦大建设展开,大放水继续,银行的坏账担忧就大为缓解。
总之,此时掀起银行股,确实有各方面的条件。加上很多大蓝筹已经逐步走高,一波大牛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买不买银行地产股?是散户很纠结的问题。买吧,万一追高又套上了呢?不买,万一它继续走高呢?这么一块明显的肥肉,无论捡还是不捡,都很让人纠结啊。
确实让人痛苦!痛苦的根源,则是贪欲。
当然,假如这段时间银行股不是上涨了10%,而是下跌了10%,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呵呵,总之,找理由是不困难的。所以我们必须深入思考。
我认为:银行股拔地而起,颇类似2010年10月份的资源股行情。当时也一直认为资源股低估,但一直阴跌不止。后来走稳了,再后来就猛涨。再后来,又跌的比原来更深……当然,资源股当时毕竟涨了一倍,而现在银行股才涨多少?所以有朋友说银行股还会涨。在很大程度上,我相信这一点。
而且,QFII的区区1.38亿元,就能让银行股狂飙,我总觉得里面有什么问题。
就算QFII真的大举增仓,在银行股还没从底部涨多少的情况下,就疯狂向散户宣传银行股之好,我也觉得里面似乎有陷阱。
说得简单些。我们需要从大本大源上,探讨银行股和大盘的走势。这样才能避免一些短期、局部信息的干扰。
说白了,就是赌政策。要是大放水,银行地产肯定好,大蓝筹也肯定好。反之……
那么,本届掌门会不会大放水?所谓城镇化就是大放水吗?
目前,恕老夫眼拙,我还看不出大放水的迹象。当然,也看不出紧缩的迹象。所以牛市是否真的到来,还是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熊市,我不知道。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掌门的眼光完全正确。但这不意味大放水啊。因为我国的城镇化已经完成了大半,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严重过剩,总不能大家都集中到北京、上海等几个超大城市吧。
从掌门的种种行为来看,似乎是要惩治腐败,励精图治。
也许银行股的大涨,是机构的苦肉计?:拉高民生,从而拉高股份制银行,进而拉高国营银行(目前还未开始)。故意制造出大牛的氛围和舆论,完成最后的脱身?
不可不防啊!
再次重复一遍:我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是牛市还是熊市。我承认我晕了,但这么写,总比那些装B喊大牛的强吧。我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冷静的判断。
所以我认为最稳妥的策略,仍然是拿住估值很低、盘子不算很大的优质蓝筹!以及基本面不错、估值不高、盘子不算很大、盈利前景看好的股票!
这是左右逢源之策:如果银行股继续大涨,优质蓝筹肯定水涨船高,而且涨势可能更猛(因为盘子小得多);而如果银行股尖峰下跌,优质成长股也相当抗跌。
现在我领悟到,这和做生意是一个道理:你自己的生意可能不如别人,但如果放弃手里的,追逐别人的,很可能改行之后就是亏损(因为做的人多了),而你自己的生意不仅丢了,而且可能更赚钱(因为做的人少了)。所以,不应该没脑子地频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