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是一碗心灵鸡汤,是拂拭心灵镜台的一把鸡毛掸子,是生活中的“味素”,更是人生境界修养的指路明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应用到股市,便可解成:你应该坚持自己的理念,认真学习投资的本领,坚持价值投资的大旗,股市危险的时候不进去,股市混乱的时候要出来。牛市来了就大胆的做多,熊市到了就好好休息。
市场好的时候挣钱很容易,就是经验和技术不大好也可以挣到一些钱;市场不好的时候,无论你技术和水平有多高,也总是赔钱容易挣钱难。无论是市场的价值派还是技术派,都要顺势操作。逆市而为大多没有好结果,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投资之最高原则。
来到资本市场上的人,都是聪明的人。尤其是那些掌握着大量资金的人,多数可以算做“人精”,可是一轮熊市下来,许多
“人精”不见了,其中有被市场消灭的,有被自己消灭的。有句笑话说“为什么市场总是熊市,因
为股市奇才精英都到监狱里去了”。牛市里挣钱钱容易,会慢慢培养一些人的野心,以为市场是可以控制的,到了熊市也想着市场(股票)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铤而走险,以至于被刑戮。该聪明的时候就最大的利用自己的聪明,该休息的时候就使用一下糊涂。赵丹阳曾在一次演讲会如是说:“资本市场上,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要想一定活下来,一定要学会休息。
大家都说股票市场不好,该逃离的时候,你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家都说股票市场好,趋之若骛的时候,你也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了。
虚拟市场总是从一个循环到另一个循环,如果你能把握住这个循环的顶和底,你就是不想富恐怕也很难。这个大循环出现顶和底的时候,往往都伴随着极端的人气。这个人气指标也曾被人形象话了为:人头指标[营业厅查人数],自行车指标[营业厅门口自行车数量],卖报纸茶蛋老太太指标等以人气的程度来判断:是不是市场已经走向了极端。结合几年前千点大底时候流行的一个口号:“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看来真的是需要“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大盘如此,个股也是如此。比如中国石油发行上市,大家一致看好,结果上市后却成了“中国第一套”(有人将出售避孕套的品牌也改成了“中石油”牌)。从事投资的人,不如喜好投资的人,喜欢投资的人不如以投资为快乐的人。从事职业投资的人,真正快乐的没几个,这个行业压力大,生存难是普遍的现实。人是感知动物,需要安全感,人一旦没有了确切性,就会感到不安全,而投资这个行业最大的挑战就是其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职业投资人身体大都不好,和这个因素是有相当的关联。就是我们小散,许多人也是成天为了涨跌一会喜一会忧的,这个忧不是快乐,这个喜也不是快乐。有个媒体搞了一个国内十大危险职业排行榜,其中做股票的危险程度仅次于排雷工兵,你说这么个排名,能有几个快乐的?
把风险控制在你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良好的心态进入这个市场,做对了收获的是喜悦,做错了收获的也是经验,逐步让自己过度到投资→学习→提高→赢利→快乐→投资的快乐循环中去,虽不能完全做到”乐之”但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快乐指数。古往今来无数的事实也证明了人的幸福指数和财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只股票虽然概念不大好,但是他的收益高而成长性又有,你看他不涨就想放弃他,难道主力资金也会放弃他吗?
耐心持有股票,在如今机构持股比例越来越高的形式下,价值投资势必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拥有中小成长性的股票,长期收益会很可观。资本来到世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200%的利润,它是敢冒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看错了,判断错了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改正。不改正,那可就是实实在在的错过而不改是投资的大忌,相信大多数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我们却经常犯着同样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小聪明的特点就是有了错误总是找很多条客观的理由,就在找着理由安慰自己的时候,这个错误就在一直的延续着。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不聪明的人好,不聪明的人对待错误的态度,用赵本山的话:“错了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
投资收益取之有道,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不断修正自己的投资思路和方法。并在股市上“活学活用”你的人生哲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