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坑,在哪里等着我们?
(2009-12-07 16:07:42)
标签:
财经股票安全边际张裕b路径依赖 |
分类: 投资理念 |
人是路径依赖的。2003 — 2005年,虽然指数还在熊市中,但个股已经走出了持续的上升通道,尤其是以茅台为代表的绩优股。抛开指数,钻研公司业绩增长,加上耐心的持股的确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沿着这个路径,2006 — 2007年的利润就更加可观了。到2007年中,每天一睁眼,财富就增长一大截,爽歪歪之余也曾经有过强烈的惊悸,这样的盈利,必然隐患背后巨大的陷阱。只是当时还不知道这个陷阱有多大,以什么方式让我们掉进坑里。
2008年,金融海啸呼啸而来,按说持续超过1年的金融动荡,我们应该是有体察的。但事实上却是温水煮青蛙。一来,我们缺乏全球视野,对全球化的理解还非常非常肤浅,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的理解还很不深入;二来则是因为2003年以来买入持有策略所带来的丰厚收益麻痹了警惕性。凡事都有正反面,牛市时候买入持有,到顶点就根本就看不出熊迹。事实一再证明,华丽的转身我们还远没有练就。
所以现在想来,2008年栽跟头,这根子在2003年就种下了,怨不得金融风暴。人嘛,路径依赖是最轻车熟路的。
除了路径以来,人类还有强大学习能力的,要不怎么成为万物之灵呢。不是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么!如今被2008年的地震、海啸给折腾了一下,波段操作的必要性实在是人尽皆知了。而且无论从中国历史还是海外股市,无论从现在还是过去,股票市场在多数时候是高估的,只有少数时候是极有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的。所以从阶段性的角度看,股票市场就是一个抢凳子的游戏,音乐结束了,你却傻乎乎站着,没有凳子可坐!这尴尬……
所以,今年以来,研判反弹高度,琢磨波段高低点,从来都不曾消停过。但结果如何?据我的几个同伙介绍,他们认为穿头破脚、高位放量长阴是顶部的重要指标。我回过头看了一下,今年2月17日、4月22日、7月29日、9月21日、11月25日等有多次这样的下跌,此后市场也有几天至几周的调整,但总的趋势很明显,是上升通道。不知按照这个穿头破脚放量长阴的卖出操作执行后,今年的收益如何?如果没有在低位买回,则除非是彻底看空后市,否则只有懊恼的份。而至于4月8日、5月11日、6月12日这样单日调整之后,很快就上涨的,怕是连平手买回来的机会都没有。可见,怕井绳,但未必能很好避免被蛇咬。怕没有用,该来的祸患,躲也躲不掉。
看来,想做波段,不那么容易啊,至少没有想像中容易。两面耳光倒是很容易的啦。
至于大的牛市熊市切换呢?我的一个熟人,是张裕B的大好友,2008年5月的时候50多块钱清仓了,然后张裕B跌到20块钱。在张裕20块钱的时候,我们郁闷且无语。如今张裕B涨到60多了,他无语且郁闷。曾经在张裕30块钱的时候,我们有探讨过,他认为金融海啸是百年不遇的,那就肯定没那么快复苏,既然反弹都有50%空间了(从20元涨到30元),他不打算追了。
可见,在熊市初期高位成功逃顶的,多半会对后市持悲观态度,容易忽视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从而踏空。正如在牛市中享受丰厚收益的,也同样会放大乐观情绪,忽略重大的风险。世事难两全。
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羞辱者,时刻在左右打我们的耳光。我们以为自己很聪明了,学会了一套策略或套路,能从中渔利,市场多半会以铁的事实教育说,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吃一堑,妄图长一智,但结果更可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有一颗客观而冷静的心,情绪稳定,对周遭事物有足够的敏感并有很好的判断力,这样的情商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具备这样性格和心态的人,做投资才有较大的成功概率。(这只是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呢。)
下一个坑,在哪里等着我们?不知道,只知道前方总有一个,不,不是一个,是很多个陷阱在等着我们。
如果照这么说,这股票是没法做了。我想,有这个灰心的想法,是正常的。或者说但凡是一个脑筋正常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想法。没有这样的想法,一帆风顺,要么是牛市中的新股民,要么就是疯子或骗子。
怎么办?要么不做股票,正经一份职业,好歹能混个温饱,股票投资这行,到头来,未必能保障一世的温饱呢。
既然选择了要做,要坚持,在我看来唯一可行的办法就只能是去看企业,算企业的帐了。但凡能算清楚帐,大体有安全边际的,加上一点耐心,获利的概率还是有的。至于暴利嘛,好像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