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四维空间
(2009-06-20 14:09:30)
标签:
基金四维空间第四维股东流动性财经 |
分类: 投资理念 |
自然的空间是三维空间,XYZ三轴让人类得以准确定位空间中的任一物体;而变幻莫测的股市却是由多维组成:随着时间横轴的推移,股价的纵轴记录着股票价格的波澜起伏;第三维空间是公司的基本面;深藏在其中的第四维空间却往往被许多投资者所忽视,但恰是投资标的长期价值的根本性决定因素,那就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
股票市场之所以存在,是为持有人提供了流动性场所,或说为先前买入的股东提供了一个变现出口。由于更好的流动性存在,投机者会化解由于流动性不足给先期投资者造成的巨大风险。但这并不能否认股票最本质的功能乃是融资的一种渠道,而把钱投给前景看好的公司、获得长期回报才是投资的本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基金规模的空前发展、卖方研究与之匹配的角色定位,最终形成的“以配置决定业绩、以短期业绩决定生死、以自上而下为决策主线”的生产方式某种意义上是被异化的投资模式,它忽视了投资最本源的过程,就是产业价值发现、企业和企业家的价值发现、盈利模式的价值发现和与之呼应的估值方法。如果市场流动性不足了,如果你买入的股票必须T+10年才能卖出,这种模式就注定要终结,而价值投资永生。但一个企业你敢于拿它十年么?如果有这样的企业,那最为核心的要素则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因为从统计学上说,没有注定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企业,高利润的朝阳行业中企业死亡的比例未必比夕阳行业低。企业之所以存在都有其长期的合理性,而是否能经营成百年老店和行业标杆,则几乎完全取决于管理层。投企业就是投人,一点都不假。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基金经理一样,拿着股东(委托人)的钱去经营他的产业,优秀的和平庸的基金经理业绩会有天壤之别,短期来看业绩差异未必显著,但时间会将差距越拉越大。产业竞争的马太效应和基金投资没什么不同,各行业的销售、利润、份额乃至市值的集中度都处于缓慢的提升中。
“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优秀的企业管理层也大同小异。虽然有的CEO喜欢打高尔夫,有的喜欢航海冒险,有的喜欢古典音乐,但他们以及团队身上的某些素质却是惊人的类似:
1.管理者都拥有独特的经营哲学,并且善于创造积极的企业风气和企业文化,比如丰田的“专心致志研究和创造,就能经常先人一步”;本田的“不搞模仿,坚持独创”等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却是最可以持久的竞争力。
2.清晰的发展战略,对行业的波动特征应对从容。每个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企业家面临的市场波动特征也不同,踏准节拍拥有合理的发展战略(包括融资战略、产品和营销战略等等),可以规避行业波动的大风大浪甚至可以通过大浪淘沙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3.心无旁骛,聚焦核心业务。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不围绕核心能力展开的多元化经营给企业带来的往往是更多的后遗症。在2007年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时耐不住寂寞参与进去的不少非专业化房地产企业都吞了苦果。一味追求销售收入和利润数字的增长、涸泽而渔的做法短期满足了企业家和股东的需要,但动摇了企业的长期根本,做大而做不强是很多好大喜功的公司的普遍特征。
4.强大的执行力。我们发现不少由部队军人创业起来的企业往往都具有一些军队的气质,如雷厉风行、高效务实,减少了很多无谓的内部博弈;而很多老国企却行事拖沓、部门之间推诿塞责,根本上还是与各级管理层“官本位”意识有关。没有执行力的公司,再好的战略也是空话。有执行力的公司,竞争对手是极其畏惧的。
5.对于股份公司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管理层长期的股东观念并能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有效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相对于纯粹的家族企业,公众公司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委托代理链条,管理层的效用取决于现期报酬、长期的股权收益、在职消费、事业心的满足等诸多方面,而管理层与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非对称性博弈注定了小股东的弱势,管理层如果有道德风险,则小股东利益危在旦夕。这些道德风险表现在各个方面,大到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与大股东的业务重组和资产注入,小到管理费用的铺张浪费,无处不在。
正是这些方方面面难为人知的巧取豪夺和跑冒滴漏,在第四维空间中无声无息地吞噬着股东的利益。作为长期投资者,如果不能看清楚管理层的素质,无异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不知底细的蒙面汉,你能夜夜安睡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