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汞式语言和犬儒气息

(2006-03-20 13:08:01)

  文·林归鸟

 

  粗略看去,《别说我神经》里的人物对话与行为给读者以平板机械的感觉,作者似乎用熨斗对人物熨烫过,平面化的人物离散地出现在作品中,成了一个个贫血缺钙苍白的影子,不像有血有肉活人,人符号化了,变成作者话语的奴隶,情节窄化了,成为作者灰色意识流的脉管。作者像皮影戏操纵者,在幕后操纵皮影上演了一出悲喜剧。《别说我神经》人物对话不见“:“””,更不见“!、……、?”等符号,“人物的感情仿佛被脱去水份,作者无意中刚性地设定了人物和读者之间距离,谁试图把握《别说我神经》里面的人物质感与活动空间感,便会发现手里握住一块包住尚在挣扎的人物的琥珀。”

   而仔细阅读,《别说我神经》则给读者带来的咀嚼槟榔的快感。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慢慢进入由无聊、激情、谵妄、幻觉、欲望等情愫构建的“存在”迷宫中,看到人的种种本质被激活并列成怪诞矩阵;当忽略《别说我神经》灰暗的外表,则可见一个患“舞蹈病”的少年扭曲身体,一边手执着小锥子不停捅扎“表象”的脓包,一边抚摸光滑的嫩肉,像在施虐,又像在爱抚,更像在梦游……一这么体味《别说我神经》的语言气质和潜涵义,则一个个缩水的角色表现空间便由二维向三维飞跃,也能看出作品的文字风格是汞式风格,流畅、柔和、自由、沉重、光滑,具有一定介入力,作者成功把握了人的非表层特征,也超越了以往“以外围为主体”的述事习惯。

   《别说我神经》的文字灵活地运转于荒诞的层面,向本质渗透,每一句都是轻佻流动的,闪着玩世不恭的流氓光彩,但句子聚成段落、段落聚成章节后,段落与章节即具备出人意料的密度,宛如得到解放、负载着灰色灵魂的“汞”;高度自由的文字提升了《别说我神经》的魔幻性,作者将印象时空整合为一个陈述平台,自我、环境、情感、印象……等大概念携带它们的“子女”在这个平台上狂欢,那个混乱的PARTY暗暗蔑视规则与权威,狂欢的概念们哈哈笑声分贝值超高,不无酒神味道,把‘一本正经’震得片片剥落。《别说我神经》全方位证明作者具有“用软暴力驾驭高度流动的文字”的天赋,用一句恶心的话来形容,那就是作者知道如何挥舞皮鞭放牧发情的老鼠。这么比喻有点另类,但《别说我神经》的另类特征给评论者划定一个新地域,这个新地域不接受常规评论,逼着评论者也另类视角对作品进行观察总结。

   《别说我神经》的汞式语句,证明作者注重表达过去未充分表达的感受,为了持续唤醒内心深处沉睡的话语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作者并未刻意考虑如何将人物塑造得经典化,达到“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而是复述创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幻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别说我神经》具有一定的先锋性。作品关于怯懦、鄙视、厌恶、轻蔑、惊慌等情绪的直白“口述”,真实表现对性侵犯暴力、战争暴力、家庭暴力的无奈感、隔离感、耻辱感、崩溃感,使作品乍看似在经营小性情并渲染邪恶,而往深处触摸则可摸到具有剖腹意味的反讽和对断裂的救赎。作品以琐碎建立独到的世界观片断,别指望用“寻宝”的眼光来发现片断的价值,若用“考古”的眼光来看片断则能发现“我”所处的环境的精神和信仰危机,作品的人文性便显著地凸现。

  《别说我神经》当属表现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杂交品种,是属于因敏感而个性独特并于边缘行走的小说,用“自恋”、“颓废”、“裸奔”等词汇评论《别说我神经》未免不公正。《别说我神经》虽站在“青春文学”的阵容中,但与已成为伪浪漫代名词的“青春文学”划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作品的自述特点,汞式风格,关注并放大高度浓缩的细微“存在”的个性,陈列痴俟疯癫的犬儒气息,正好显示了一个断层时代的青春本质分野:被蹂躏的神经如果是麻木的,则有无数虚假的浪漫和梦想为麻木神经穿上华丽的寿衣。被蹂躏的神经如果是鲜活的,则鲜活的神经便像被乱弹的琴弦般发出古怪不合谐的声音,虽嘈杂难听但是活着的证明。微不足道的“虫豸”在泥水沟中顽强生活不是颓废,在水晶棺材中尸位素餐者才叫颓废。

  ——《别说我神经》便是“虫豸”活着的证明。在作品里,“我”在思考、行动、讲述、愤怒、冲动、性交、咒骂、自卑、回忆、判断、妄想、观察、胆怯、任性……“我”细致琐碎又不加雕琢地做了充满“人”味的一切。“我”的种种思想、行为、感情复杂又真切,“我”是健全又活跃的,“我”在《别说我神经》中好像一个运转正常的大功率引擎激活了个个配角,让情节顺利推进,“我”是一个圆心,所有的事件以“我”为中心层层开展。《别说我神经》像一张蛛网,蛛网中央那只蜘蛛便是“我”:主人公章无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篇看去,看不出作品里的“我”有什么与人格和精神上的重大缺陷及错乱症状,在作品结尾,“我”于精神病院里开始了“第二度生存”并笑得坦诚而真实——这从一个侧面向读者提出问题:是不是认为“我”神经有毛病者才是正宗神经病?  对行为过程与心理活动过程的高度关注与细致展示是《别说我神经》的重大特征。若想真切细致地展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各个层面,便会受到汉语“凝炼性”的束缚,相当一部份作家在作品里忽略对内心与行动的陈述,频繁便用对话,结果使作品沦为“准剧本”,人物与事件诸多感知层次被忽略淡化了,人物只剩下一张嘴,事件成为口语堆砌的符号,这让作品的丰满程度与文学价值大打折扣。《别说我神经》则有大小不同的心理与行为陈述结构,不同的心理与行为陈述结构演绎为作品的宏观结构,作者一直试图突破“我”的表达的极限,他组织汞式语言营造了心理与行为梯阶,站在梯阶最高处不停冲击汉语“凝炼性”的天花板,他的N次成功突破最后成就《别说我神经》的整体。

  所以说《别说我神经》属于“内容决定形式”的作品,尽管她的表现+魔幻现实风格容易让读者初读会产生歧义,觉得《别说我神经》是混乱无序,颓废无聊的异形生物,但轻佻颓废的表象被高度活跃的“我”覆盖之后,便能听到汞样的文字发出生活与灵魂的沉重叹息,这是活的声音,这个声音比空洞嘹亮的号角更真实,更动人心魄。虽然主人公“我”一直找不到彻底的出路,但无路可逃并不影响他的存在,“我”挣扎在渺小与卑微和琐碎之间,“我正常我活着,所以我是生活残酷与内心残酷的双重受害者”成为《别说我神经》的潜基调,尽管这个潜基调有夸张成份,但绝非肥皂泡式的谎言。对《别说我神经》这部作品,有人会说看到了一地零乱肮脏的鸡毛,有人则会指着鸡毛说:“鸡被黄鼠狼吃了,鸡肚子里还有没下出来的蛋。”

   而主人公“我”从帘子后面钻出来说:我刚换了层毛——这就是《别说我神经》的黑色幽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