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牺牲”的另一种解读
(2011-03-15 23:10:56)
标签:
少儿黄静洁纽约 |
分类: 育儿感悟 |
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依然有同学对我当年的辞职表示挽惜,觉得我为孩子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有些不值。
有些事,是解释不清的。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不同,对生活的态度也不同。对于我来说,那一页再缤纷耀眼,迟早也是要翻过去的。而结婚八年后才做妈妈,我是完完全全想清楚的,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妈妈”这个角色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事。
在我们自己的路上,每一段风景都要经历、要感受,要成为深深地积累,沉淀在内心深处,这一世,才不枉来过一次。
所以,我从不认为辞职是一种牺牲。那只是结束一段历程,走进下一段而已。
在采访“专家妈妈”黄静洁之前,我看到她博客中一篇文章,深有感触,她说,大儿子出生后:
“我的神经完全挂在了一本杂志上,兜转在北京和纽约之间的两间小办公室里,无法挣脱出来看看自己,看看家人,实足像一个患了工作焦虑症的病人。”
“变化的那天终于到来了。儿子一周岁生日的早上,一个惊人的消息通过传真从远方传来纽约:朋友背信,杂志易手。晚上我强忍心痛为儿子奉上了他的第一个生日派对。一只气球向我缓缓飘来,不曾迈步的儿子突然随着气球向我摇摆地冲过来。当我用手搀住了快要跌到的儿子时,无声的泪淹没了我的心,就是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失去的不是唯一,眼前的小生命才是我应该用一生去关爱的唯一。”
“我拉住了那双一岁的小手,没人知道当时我的思绪,那就是一双天使的手,他开始引渡我走向了一个更成熟的人生:关爱自己,关爱家人,有爱的人生才会有果实丰满。背我而去的已不重要,向我走来的却是充满了希望。”
读罢我会心一笑。那份共鸣让我感觉像儿子温暖的小手抚过面颊。儿子是拯救我的天使,让我顿悟,工作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陀螺般地转一生,我错过的可能是更好的风景。孩子给予我们的,远远大于我们做出的那些所谓的“牺牲”。
黄静洁说得更好:“做妈妈的每一天我都在感恩,感谢孩子为我打开的那扇门,那是一扇通往自己心灵的门。能够熟悉聆听自己,女人才可以如蝶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