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到两岁,是变化最快、进步最大的时期,几乎日新月异。如果爸爸妈妈出差几天,回来后就会发现宝宝又长大了一些,或者添了某样新本领。他就这样一天天长大,让你都有来不及的感觉。
养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也就是说,宝宝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这是一种内驱力,激发宝宝主动地去获得各种能力。每一种能力的发展都有一个“关键期”,我们可以从宝宝的内在需求出发,在他对某一事物最有兴趣尝试或学习的时候,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把握好“关键期”,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岁前的宝宝,要学习掌握一些最基本生活能力,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吧。
自主吃饭能力
6个月——主动进食的关键期
如果宝宝突然拒绝吃东西,固执地推开勺子、不肯张嘴、或干脆伸出小手去抢妈妈手中的勺子时,就说明,他可能已经不再满足于你喂他,而发出“自主性”的信号。你可以拿给他一个柔软的小婴儿勺,让他自己“吃”,同时再喂饱他,并一直坚持下去。
7-9个月——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开始改变食物的颗粒大小、软硬度,以及进食方式,如用勺子吃、用手抓着吃。给宝宝提供果蔬条、饼干、馒头、肉末等能够锻炼咀嚼能力的食物。
1-1.5岁——自主吃饭的关键期
1岁左右就可以训练宝宝自己吃饭了。开始的时候妈妈要做的辅助工作很多,因为宝宝的手腕控制能力很差,还不能灵活地使用勺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有很大进步。一般到两岁左右,就可以独立进食了。
独立如厕能力
15个月——大小便学会表示的关键期
多数宝宝到了这个时候,大小便时会有所表示,有的是通过话语来表达,也有的是通过非语言性动作来表示。有了这种意识,就是可以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了。
2岁——主动控制大小便的关键期
宝宝对于一些身体细微需求已经有所察觉,比如需要大小便等,这个时候收缩和放松相应肌肉的能力也日益增强,多数宝宝逐渐开始主动控制大小便,从这时就可以训练宝宝自理大小便,并逐步让宝宝练习自己脱裤子。尽量给宝宝穿比较容易脱的带松紧带的裤子,便盆摆放的地点也要固定。养成睡前排尿、时定排便的习惯,夜间定时叫起可以帮助宝宝夜间不尿床。
自主穿衣能力
9-12个月——主动配合的关键期
妈妈会发现,穿衣服时宝宝有时也会帮忙,表现为伸出脚穿鞋或把手臂伸进袖子里,应该加以语言、肢体动作的鼓励。
13-15个月——学习脱的关键期
这时宝宝“脱”的能力比“穿”的能力强,顺应宝宝,教给他一些“脱”的技巧,比如脱鞋、脱袜子。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非要让他学习穿衣。
18-24个月——自主穿衣的关键期
多数宝宝在不需要太多的帮助下能够戴、摘帽子、将衣服的拉链拉开、解开尼龙搭扣,并且开始练习脱裤子。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训练他自己穿衣、穿鞋了。父母应该用清晰的语言和正确的示范来指导孩子,同时辅以游戏,如给洋娃娃穿衣服等,提高宝宝的学习兴趣。
我们所说的“关键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排除有些宝宝超强,比如1岁时已经能很好的自己用勺吃饭了;而有的宝宝却要稍慢一些,比如2岁多了还不会脱鞋。宝宝生活能力的养成除了要顺应“关键期”,与家庭教养方式、宝宝的心理状况等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没必要死板地按照普遍的“关键期”来教养宝宝,这只是一个参考。而应该细心观察,找出自己宝宝发育的各个“关键期”,进行适时适度地能力培养。
本文发表于《完美妈咪》杂志2010年第1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