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的梦想不在鸟巢

(2008-08-27 00:54:31)
标签:

奥运

地下室

鸟巢

周昆

北京

分类: 我看奥运

8月7日,奥运会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周昆回到了位于双井桥附近某公寓1号楼的地下室。此前,他曾在这里住了10个月零27天。小区门口值班室的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新闻里,各国政要正陆续抵达北京,人们对奥运的期待突然临近。通往地下室的入口,挂着一把链条锁,透过门缝,能看到地下通道里有人走过时闪烁的光影。

 

此前,按照北京“平安奥运”的文件精神,所有不合规定的在用地下室和部分合法经营的地下旅馆、招待所,奥运之前必须关停或暂停,租户全部搬出。5月初,周昆接到搬离通知,拖了一个多月后,他与其他100多位“邻居”搬出了1号楼地下室。

 

奥运来了,周昆特别怀念曾经居住过的地下室,说那是他“梦想生长的地方”。沿着“梦想生长的地方”径直走下七八米深的楼梯,空气中那股浑浊的气味就会浓烈起来。周昆第一次闻到这种“浑浊”的味道时,“直想吐”。地下室拐弯的墙壁上,有人用粉笔写着“欢迎您回家”。头一天,在只有5平米的房间里,周昆一直睡到下午,后来他才知道,上午9点到下午2点,是地下室里最安静的时候。

 

老板娘还在,周昆一直管她叫牛阿姨。牛阿姨是安徽人,热情直率,她一家3口管理着这个地下室100多号人的生活。牛阿姨的弟弟2002年就到了北京,至今为止承包了20多个地下室。“连续几个月没有生意,你怎么办?”周昆像在采访。“算是我为奥运做贡献咯,再说到期了,民防局也答应会再往后免费延长几个月做补偿。”王阿姨乐观。

 

周昆如今住在北四环育慧北里中学同学的家里,6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里住着7个人,5男2女,床位远远不够。留给他的只有一张沙发,且经常有一个人必须选择通宵上网来度过。住在北四环的日子,每天坐地铁单程就要花掉近一小时,好几次夜里下班,他都是在10:55跑着冲进最后一班回程地铁。而从SOHO现代城步行到周昆从前租住的地下室只需20分钟,坐公交车4毛。“房屋押金100元,月租350元,每月水费10元,比同朋友合租每月节约150元,还省了上下班时间。” 在周昆看来,地下室对于他这个开始北京新生活不久的“北漂族”无疑是最佳选择。

 

地下室最大的坏处是潮湿。挺干燥的被子,几天就湿湿漉漉了,周昆垫了2条被子一条毛毯,有时晚上“还觉得有点冷”。害怕有虫子,他每次出门前都要用花露水将屋子喷一下。

 

“头两个星期特别难受,”周昆说,地下室的生活与外界截然不同。除了终日不见阳光,没有时间概念以外,一切都相当简陋:两餐基本上在馆子吃拉面、盖饭,热水需要到老板娘那里借壶烧。最头疼的是洗衣服,一百多号人共用一个洗衣机,很多人直接把内裤放在洗衣机里洗,这让张佳一开始很不习惯。地下室的生活让周昆觉得很卑微,“但只要有理想,再小的地方也是自己的天堂”。

 

“天堂的日子”是在6月初结束的,街道每天派人到辖区各处地下室检查执行情况。如今牛阿姨的租户已全部清空,多数房间贴上了印有“朝阳区民防局”字样的封条,时间从5月31日到10月31日。周昆得到“清人”的消息是在5月底,之前作为自愿者,他去了四川地震灾区,回来时就看到了贴在家门口的通知。

 

事实上早在2008年2月19日,朝阳区民防局就下发了通知,要求全区范围内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人防工程依法责令停止使用、清空;13个比赛场馆周边200米范围内及奥运中心区9个街道、地区办事处范围内的在用人防工程全部实行关停或暂停使用。北京地下室信息网、北漂港湾等网站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到奥运会开幕前,沿南三环一线,西三环到东五环直至北五环,80%以上地下室已经关停,至少涉及10万以上低收入者。

 

大批地下室群体搬迁找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面楼房和普通平房的租价。6月底,周昆和几个朋友花2900元在崇文门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而这个价格在年初只要2300元。

 

搬离地下室时,周昆打算把一些废旧的报纸卖掉。打电话给小区收废品的陶师傅,电话那头陶师傅说,社区严格控制流动人口,他已经回到河南老家。

 

8月8日晚,奥运会开幕了,周昆一个人在新租的房间里看电视。他说他最喜欢焰火里幻化出来的巨大脚印,在他看来,奥运带来的不便只是暂时的,人们将来的生活更加重要,“那些为此而搬离的邻居们,也终会回到这个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