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经济大宗交易交易系统股东中国 |
分类: 坐而论道 |
http://huwei3.blog.blog080808.com/ufiles/photo/web/3(3).jpg
面对不断下跌的中国股市,管理层坐不住了。上周五,上证指数跌破3100点,沪深两市第一权重股,A股上市不到半年的中石油(PetroChina)跌破发行价。
周日晚,中国证监会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在持续了数周的争论、猜测和恐慌性下跌之后,管理层终于伸出了“救市”之手。
这份文件的关键内容,是对解除限售的原非流通股上市交易增加新的限制。《指导意见》规定,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禁股份超过该公司总股本1%的,应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规定自发布起立即生效。
对此救市之举,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认为证监会限制此类股份上市流通的做法,将减少了证券市场中的股票供给,减轻原非流通股股东套现带来的资金“失血”。短期看,有望稳定市场信心,提升股指。然而,这一政策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期影响却令人忧虑。
如此“救市”,恐为下策。
为何?理由如下——
首先,限制解禁非流通股上市将令股改的成果付诸东流。以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方式,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中国资本市场同股不同价的积弊,迈出了建立公平市场制度的关键一步。为此,全体纳税人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数千亿元国有资产被用于支付“对价”。现在因股价一时下跌而对解禁的“大小非”重新加以限制,既破坏市场契约,又损害社会公平。更有甚者,中国股票可能再度出现两个市场、两个价格的局面,如此将是历史的倒退。
其次,以行政手段限制股票流通,治标而不治本。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持续的利润才是股市长期向好的基石。最近一轮牛市的背景,正是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大型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规模地上市,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质量大幅改观。代表大盘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CSI 300)成分股创造的利润占到整个市场的85%。股价下跌,有利于优质资产以更合理的价格进入市场,为支撑短期的股价而阻断这一渠道,无异于因噎废食,更给市场留下投机“政策市”的后患。
造成股市大幅下跌的因素,一是股票价格泡沫的破裂,二是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的下降。前者是过度投机的结果,调整有助于市场释放风险,政府不当救。后者,政府的职责在于运用宏观政策,防止出现经济大起大落。目前,政府的行政性价格管制措施已经使石化、电力等行业处于全行业亏损的边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这才是决策者需要警惕的造成股价下跌的基本面因素。
再次,这一政策存在规避空间,能否顺利实施尚存变数。存量股份的股东在一个月内计划抛售超过1%的股份需要通过大宗交易系统,但要抛售0.99%的股份就可以规避这一限制。另外,鉴于证监会目前尚未对经大宗交易系统买入的股权的出售进行限制,即使需要抛售超过1%的股份,也可以先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给某个利益相关的第三方,再借第三方之手抛向二级市场。这又给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股市还需市场救,历史上的几次救市也都是如此,政府从来就没救起来过,难道这次就会有例外?昨天股市一度跌破3000点到2990.79点,是否也让我们看到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