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叶芽花芽棉絮木棉科广州 |
分类: 生活感悟 |
正是木棉花开的时候,每日上下班必经的天河东路两侧都种了木棉树。只是今年因为天冷,所以开花的顺序和往年有不同,以往一般都是先开花再长叶子的,而今年则是先长叶子后开花,原门木棉花开是不需要绿叶配的,今年却也免不了了。
我原本不懂这个,又没太留意,是在跟儿子讲一些小知识的书时才看到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木棉花开的气温一般要低于木棉叶出的气温,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会先开花后长叶了。
具体的说就是:植物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直接取决于花芽或叶芽对生长温度的要求。植物先开花后长叶是因为花芽生长所需的温度比较低,而叶芽要求的温度比较高,花芽长出来时,叶芽还在潜伏着,要等到温度进一步升高,才能长出叶片。
当气温稍暖和时,木棉就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花儿开放很久之后,才见到叶子慢慢地长出来。
或许这就是人们将它称为英雄花的原因之一吧。
然而,木棉花年年开,英雄如今何在啊?其实,我们并不希望有英雄,因为大凡英雄辈出的时代都是最悲苦的时代、最动荡的时代。今天,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时候,希望木棉花能够更多的体现出和谐的美丽,而不再是英雄气概。
http://baike.baidu.com/pic/8/11750482418646923_small.jpg 拼音:MUMIANHUA
英文:Commen Bomhax Flower 花语:英雄之花 科属:木棉科 落叶大乔木 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 原产地:印度、印尼、菲律,又名攀枝花,落叶大乔木,高10-20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形态特征: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侧枝轮生作水平方向开展;掌状复叶,叶柄很长;花朵大型,橙黄或橙红色;果实为蒴果,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里头充满了棉絮,棉毛可做枕头、棉被等填充材料。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花桔红色,3~4月开花,先开花后长叶,树形具阳刚之美。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岭南。 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 木棉花较大,色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每年旧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颂之。现在南海神庙仍有两棵古木棉,久经风霜,挺拔依然。 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1959年,广州市长朱光撰《望江南·广州好》50首,其中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之句。 木棉花为广州市和高雄市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