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下一人
天下一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400
  • 关注人气: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体育与奥运竞技

(2008-06-05 14:16:59)
标签:

奥运

民间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军霞

中国

分类: 我看奥运

每周日下午,如果在广州,又没什么事情,就会带儿子去广东美术馆学画画,偶们对他没什么要求,他自己喜欢,就当是玩。

 

因为每周都要去,于是就顺便办了张美术馆的年卡,不为附庸高雅,只为消磨时间。

 

昨日(3月23日)去到,3层都是摄影展,一楼的吕楠摄影作品上周已经看过了,实在是很震撼(在我的影集里有我翻拍的部分作品啊)。

 

三楼是个法国摄影家的《法国的美丽时代》主题影展,没看出太多的技巧或精品,最主要他活到了92岁,从6岁开始摄影,记录了他那个时代,也是二战后法国开始大发展的最美丽的时代。所以他说,他不是作家、画家,也不是摄影家,他只是忠实记录那个时代的一块化石——老外说话就是实事求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的名字叫拉蒂格。

 

2层的摄影展就有些意思了,很好看,因为都是我们身边的事情,是我们儿时曾经玩过的东西,主题叫《中国民间体育摄影大展》,刚才GOOGLE了一下,是这样介绍此次展览的:

 

中国民间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既有打尜、踢毽、跳房、抓子、斗鸡、打弹弓、玩秋千等传统项目,也有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等“洋玩意”。几十年来,中国广大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拍了大量的民间体育照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照片有些本身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中国民间体育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应该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为抢救、保护、继承和张扬充满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人类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办之际,我们策划、组织此次《中国民间体育》摄影大展。旨在通过广泛的作品征集和大规模的视觉陈列,将中国民间体育多样性风貌完整地呈现予公众,还原其魅力,从而激活濒危的民间体育品种,唤起全社会对民族体育遗产的关注;同时,作为“人文奥运”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展览还将使更多的外国人士感性地、全面地和细腻地了解中国的体育文化和中国人普遍的体育价值观,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

 

这就是艺术和艺术家对奥运的另一种阐释。

 

看完这个展览,我不禁想到了民间体育与奥运竞技的问题。不可否认,中国一定是个体育竞技大国了,但中国却未必是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可能拿不到那么多的金牌,可是他们全民的健身意识、健身行动却比我们普及的多。

 

前年去过一次澳洲,弟弟在墨尔本住地附近的国家森林公园,外围是一个石砂铺就的跑步道,在这条跑步道上,不分早晚,几乎任何时刻,都有人在这里跑步,由此可见一斑。

 

再想起去年看到的世界田径冠军王军霞在她的博客中讲述的一个小故事:她在成都和一个朋友一起吃饭,那位朋友带了孩子去,在给她的孩子介绍王军霞时,特别反复的强调了王是奥运冠军,可是孩子没什么反映,还问了一句——奥运和我有什么关系啊?

 

确实,奥运和大多数人有什么关系呢?和那些乡村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呢?和那些连一个篮球都买不起的乡村的孩子究竟有什么关系?

 

因此,在我们大力推动体育竞技训练的同时,请更多的将我们的目光、我们的财力、我们的精力投注到全民的健身和健康行动上吧。毕竟,“东亚病夫”的帽子不是靠几个运动员、几块金牌摘去的,而是整个民族的事情、靠的是人民、大众!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0w2ce8ip.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oqy3111m.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6mip2s40.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rr7c7815.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ue7qvo2r.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6e3717f1.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3q0n5dp6.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o5583225.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y8k52jgo.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fabe881i.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3xy5hi82.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1mkf118f.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x04282xk.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5l5k64xs.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88iyjjrw.jpg

http://www.gdmoa.org/zhanlan/zhanlandangan/2008/14/images/pic12280585.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