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味数学——用折纸法画椭圆

(2012-02-11 19:46:2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数学

      折纸法画椭圆方法
      1:先准备一个圆形纸片,在纸片中间(不能是中心点)确定一点P.
      http://img1.zxxk.com/2011-12/ZXXKCOM201112131449520353996.jpg
      2:开始折叠圆,将圆折起一角,使得圆周正好过点F
      http://img1.zxxk.com/2011-12/ZXXKCOM201112131450131186763.jpg
      3: 如此,便有了一折痕L,我们当然知道,这样的折叠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这样继续折下去,你将得到若干条折痕,将每一条折痕都用笔标记出来,你会发现,这些折痕衬托出了一个椭圆的轮廓:
      http://img1.zxxk.com/2011-12/ZXXKCOM201112131450305248538.jpg
      4: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你画一条曲线,使之和每一条折痕相切就行了,得到的曲线就是以F和圆形O为焦点的一个椭圆。所用的方法和我们昨天用矩形纸片折抛物线的时候是非常的类似。当然,下面我们就应该证明为何得到的曲线就是椭圆。
      折纸法画椭圆的证明
      http://img1.zxxk.com/2011-12/ZXXKCOM201112131450459990681.jpg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因为F异于O点,所以若以F和O为焦点,那么可以画一个椭圆,设这个椭圆为C。如上图所示,考虑其中一条折痕,做F点关于折痕对称的点M,显然M应该在圆周上,连接MO,交折痕于P,这个P点就是我们的重点了。根据对称性,PF=PM,所以PF+PO=PM+PO=MO=r。也就是说,P点到F和O点的距离之和是个与折痕无关的常数,所以P点应该在椭圆C上。另一方面,考虑异于P的Q点,可以很容易看出,QF+QO并非一个常量,所以Q点不在椭圆C上,也就是说,折痕于椭圆C只有一个交点P,该折痕就是椭圆C的一条切线,同理,每一条折痕都是椭圆C的切线,众多切线包围住椭圆,也就显示出其轮廓,这正是我们折纸法折出椭圆的原理。
       
趣味数学——用折纸法画双曲线
点击数:1659 次  录入时间:2011/12/13 14:55:00  编辑:xuefuzi.com
      前面我们用了两篇文章的篇幅,分别介绍了用折纸法画抛物线,与用折纸法画椭圆,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能不能用折纸法画双曲线?这也是有可能的,前面两篇文章的内容是摘自中学生数学文库,今天这篇文章是我依据前面的内容而得。
      用折纸法画双曲线的方法
      1:首先准备一张纸,在纸上画一个圆O,并在圆外取一点F。
      
      2:采用和很类似画椭圆很类似的方法,开始折纸,将圆周折起一角,使得圆周过F点。
      技术不行,图片画得有点歪,还请见谅,将就着看啦,哈哈。
      http://img1.zxxk.com/2011-12/ZXXKCOM201112131455591717164.jpg
       我们显然知道,这样的折叠有很多方法,每一次折纸都有一条折痕,将这些折痕标记出来,反复进行不同的折纸,只要每一次让圆周过F点就行。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一系列折痕,你会发现,这些折痕会呈现出一个双曲线的轮廓,可能会有朋友误认为是抛物线,因为这里得到的只有双曲线的一个分支。
       http://img1.zxxk.com/2011-12/ZXXKCOM201112131456503891315.jpg
      接下来的事情就和前面一样,你只要画一条曲线,只要这条曲线与每一条折痕相切就OK啦!同样的,我们应该来证明,为何得到的曲线就是双曲线?
      折纸法画双曲线原理的证明
      下面的图就是我们的证明图,相信读过前面两篇文章的朋友已经很熟悉。
      http://img1.zxxk.com/2011-12/ZXXKCOM201112131457096587166.jpg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若以点F和点O为焦点,则可以做双曲线,这个双曲线当然不止一条。做F点关于折痕对称的点M,根据对称性,M点一定在圆O上,连接MO并延长,交于折痕于P,这个P点就是焦点。因为PF-PO=PM-PO=OM=r。也就是说,P点到O点和到F点的距离之差是一个常数!而这正是双曲线的定义,所以P点在一条双曲线C上,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证明,折痕上除了P点,不会有其他的点满足这个条件,所以说折痕就是双曲线的切线,众多的切线将双曲线包围起来,就衬托出了双曲线的轮廓。这正是我们折纸法画双曲线的原理所在。
      和我们折纸法画椭圆不同,看我们图就知道,因为视野只是局限于圆内,所以有些折痕没能和我们的双曲线相切,事实上他们是相切与圆外的,所以各位在做实验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通过折纸法画椭圆和画双曲线,大家是否感觉两者的过程异常类似?两个唯一的不一样就是,椭圆的点F在圆内,而双曲线的点F在圆外,这正是二者不同之处。隐隐约约两者似乎有某种关系,明天再一同阐述。
前面我们用了两篇文章的篇幅,分别介绍了用折纸法画抛物线,与用折纸法画椭圆,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能不能用折纸法画双曲线?这也是有可能的,前面两篇文章的内容是摘自中学生数学文库,今天这篇文章是我依据前面的内容而得。
      用折纸法画双曲线的方法
      1:首先准备一张纸,在纸上画一个圆O,并在圆外取一点F。
      
      2:采用和很类似画椭圆很类似的方法,开始折纸,将圆周折起一角,使得圆周过F点。
      技术不行,图片画得有点歪,还请见谅,将就着看啦,哈哈。
      
       我们显然知道,这样的折叠有很多方法,每一次折纸都有一条折痕,将这些折痕标记出来,反复进行不同的折纸,只要每一次让圆周过F点就行。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一系列折痕,你会发现,这些折痕会呈现出一个双曲线的轮廓,可能会有朋友误认为是抛物线,因为这里得到的只有双曲线的一个分支。
       
      接下来的事情就和前面一样,你只要画一条曲线,只要这条曲线与每一条折痕相切就OK啦!同样的,我们应该来证明,为何得到的曲线就是双曲线?
      折纸法画双曲线原理的证明
      下面的图就是我们的证明图,相信读过前面两篇文章的朋友已经很熟悉。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若以点F和点O为焦点,则可以做双曲线,这个双曲线当然不止一条。做F点关于折痕对称的点M,根据对称性,M点一定在圆O上,连接MO并延长,交于折痕于P,这个P点就是焦点。因为PF-PO=PM-PO=OM=r。也就是说,P点到O点和到F点的距离之差是一个常数!而这正是双曲线的定义,所以P点在一条双曲线C上,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证明,折痕上除了P点,不会有其他的点满足这个条件,所以说折痕就是双曲线的切线,众多的切线将双曲线包围起来,就衬托出了双曲线的轮廓。这正是我们折纸法画双曲线的原理所在。
      和我们折纸法画椭圆不同,看我们图就知道,因为视野只是局限于圆内,所以有些折痕没能和我们的双曲线相切,事实上他们是相切与圆外的,所以各位在做实验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通过折纸法画椭圆和画双曲线,大家是否感觉两者的过程异常类似?两个唯一的不一样就是,椭圆的点F在圆内,而双曲线的点F在圆外,这正是二者不同之处。隐隐约约两者似乎有某种关系,明天再一同阐述。
      文章来源:学夫子数学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