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像】无法忘却的回忆-写在5·12两周年之际

标签:
杂谈 |
5月19日的全民哀悼日,天安门广场人们高呼“汶川挺住,中国加油的口号”
在去成都双流机场的路上,不同语言书写巨大的“谢谢”无声的表达着四川人们的心声【摄影:戚连民】
在抗震救灾面前,葛优等明星艺人也身体力行的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摄影:戚连民】
5月19日,天安门广场人们高呼“汶川挺住中国加油”的口号【摄影:戚连民】
德阳东汽公司仓库改建的临时居住所中,人们的生活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摄影:戚连民】
来自沂蒙老区的大姐(红衣)驾车将救灾物资自费的送到了德阳救灾的子弟兵手中【摄影:戚连民】
什邡中学高三学生在帐篷中复课,闷热的帐篷撩起一角以便通风【摄影:戚连民】
德阳三中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打出必胜的手势,努力学习重建家园【摄影:戚连民】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帐篷学校里勉励高三学生努力学习将来重建家园【摄影:戚连民】
在汉旺镇小学,小学生画了一幅画要寄给她的同学,画的背面写满了地震中遇难同学的名字【摄影:戚连民】
在德阳的一所小学,六一儿童节前夕,上海的某个体老板,为孩子们送来的节日蛋糕【摄影:戚连民】
德阳三中,复课的学生在上体育课,男老师客串教起女老师才会的舞蹈【摄影:戚连民】
在德阳三中食堂临时的教室里,老师在静静的等待着学生复课【摄影:戚连民】
在汉旺镇,人们在废墟中寻找自己家的物资,让家庭损失尽量减少【摄影:戚连民】
汉旺镇复课的孩子没有书本,父母就在废墟中挖掘【摄影:戚连民】
文艺汇演的歌声仿佛还在回荡【摄影:戚连民】
什邡中学的学生写的感谢信,不知此时该学生在哪里就读【摄影:戚连民】
5月19日,天安门广场人们高呼“汶川挺住中国加油”的口号【摄影:戚连民】
在北京,人们纷纷捐款捐物慷慨解囊援助汶川灾区【摄影:戚连民】
5月19日,首都各大报纸均“素颜”报道地震【摄影:戚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