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班级日志 |
知心·关心·用心
——高三(9)班“一模”家长会交流材料
孙少白:我还不够强大,无论是实力上还是心理上,都未能有足够的底子支撑自信。我还不够努力,仍未下定决心填补漏洞,打底的基础仍有拖后腿的可能,拓展也不够,瓶颈期仍未度过,突破还需无数的量变。冲刺的时候仍有懈怠,有逃避,这在今后绝不允许。
韩倩文:当父母不再对我考上同济抱有太大希望,自己突然觉得无限悲伤,按理来说,这条路是他们选的,他们放弃了又与我何干?整天把考同济挂在嘴边,或许也就产生了一种力量。但现在,连同济的名字也没有勇气提起。总是这样,将自己的底线放到最低。我知道这是一道坎,类似的坎也跨过无数次,我想我也许可以跌跌撞撞地跨过,至于后面是什么,我无从知晓。当上帝将我面前的们一扇地关闭,我不知道他是否还会为我留一扇窗。
董玉琪:一模考试让我稳定了年级前百的成绩,让我看到了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绩的能力,甚至让我相信我能做得更好。
高天:分析一下自己取得成绩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好。一模前几天还在准备自主招生的面试,几天的停课给了我一个充分休息和调整的机会,面试中的好状态也一直延续到了一模。对于每一个人高三学生,实力都已经累积很久,关键就在于让这实力爆发出来。高手之间的对决更是如此,彼此实力相当,比的就是谁能给自己一个放松而不懈怠的心态。
蒋群丰:我的三门课总是间歇性发挥失常,这次数学、英语都不错,但是语文却惨跌到不及格。多次考试,从没有过三门同时发挥正常的。这令我十分恐惧。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功夫不到家,底子不牢固。我想不论成绩如何,我都不会放弃努力。
李思婕:一模没有完成目标。语文阅读一如既往地差,作文倒是高了点,只是在一堆50分中如昙花般一现,感觉是因为特地看了两天乱七八糟的评论、报纸带来的正面影响。数学审题出错,大题目第一道一开始就没做出来,一直心神不宁,格式也乱七八糟,好像手感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英语暂且不表,已反思。物理运动分析存在漏洞,基本概念及生活物理很糟糕。化学长久不练,手太生。
夏屿:数学仍旧有大题目上无谓失分的问题。在熟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于中档题要多训练,确保不丢分,对于难题要尽力争分。这离不开合理调配考试时间,避免手忙脚乱。总而言之,还是要多练习,多做题。英语同理。主要失分点仍在完型与阅读上。这不是靠空谈方法就能够解决的题型。“38套”还剩20套左右,如果能在接下来两个月中完成20篇以上的完型和80篇以上的预读,那英语成绩也会有较大提高。同时,我还要多背词组和用法,不仅在单项选择中有用,也可应用于作文之中。语文那么多参考资料,应进行一轮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对于作文,应多练笔。读散文的方法,据几位同学所说也有奇效。
秦溧:每次全家团聚的饭桌前,我都会很自信地说:“高考考不好又怎样,我的人生又不只高考一条路!”其实那只是在欺骗自己。在这个社会里,连缚鸡之力都没有的双手是无法支撑起未来的几十年人生的。或许,对于目前的我来说,高考真的只是唯一的路。那么,在这条无法改变的到了上,我只能先收敛性子,猛扎进无边的奋斗中。
陆晶桦:语文要巩固基础,增加阅读量,培养抓解题关键点的能力。数学要总结方法,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英语要增加词汇量,注意实词的辨析,掌握动词词组。同时要调节心态,注重细节。
谈家彬:这次考试留给我的好多遗憾都是差1分:物理差一分拿A+,化学差一分上110,总分差一分上370。就是这些看似很小的1分,很多次阻碍了我完成质的突变。如果当初再仔细一点,如果字写得再好一点,再大一点,如果没有写错别字,如果……但是这些终究是如果,而不是结果。我又很庆幸,这只是一模,而不是高考。接下来,我还有70天的时间来消灭这些如果。高考之后,我不想让任何一个“如果”为自己留下遗憾。
俞晨:一模远没有到终点,一切结果还未可知。我也从没信过“一模”定型的判决。一模之前的三四十天,不少人异军突起,排名骤变,后面的时间还有之前的两倍之多,足够一次长时间的比拼与蜕变。现在的我身上没有任何类似的光环,或许也会是一件好事,让自己心无旁骛,压力也可以伴随着巨大的机遇。一模仅仅是一个开始,我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
岳树:数学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各种小错连绵不绝,丢符号,弄错象限,化简不到位……总之,很不理想。我想这与我平时的习惯有关。平时比较随便,草稿到处乱写。考试时,考卷上和草稿纸上都写了草稿,自己比较潦草,看上不是十分清楚,常常会在抄到答题卡上抄错。我想,接下来的时间,自己要好好用草稿纸,至少字迹要青瓷,避免到处乱写。另外,练习还是要加强,提高熟练度。当然,做题也要更踏实,把基础分紧紧握在手中,再去做比较难的题。
王佳浩:语文考试中抱着随遇而安的心里,因而痛入不及格行列。考场作文确实比一般作文难,需要更加谨慎,且布局、语言、中心思想、文化内涵都应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倾心诉说,展现所有的才情与诗情,才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企图依靠形式的新颖来博取老师的眼前一亮,获得高分,万万是不可行的。撇开令人悲痛欲绝的作文成绩,前卷题目的解答也需要清醒的头脑。审题、分点、梳理思路等等,心里要有数。阅读题极具挑战性,一个词用得准确就是两分甚至更多,切不可随便啊。
余敏怡:人总是要对自己狠一点才能取得进步的。我不想为自己没考好找任何借口。……寻根究底,还是不够自信。为什么不自信?一是害怕考得不好对高考心理造成影响,二是复习不够,心里没底。至于看错时间,也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至少高考是不会犯这种错误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程嘉妍:下一阶段要做的其实很简单:语文要把字写好,积累作文素材。数学要杜绝基础题错误,上课的内容要完全消化。英语要积累单词,及时改错,定量练习。理化每周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每周有所得。
许益强:第一,高一高二功夫比别人花的少,高三比别人落后很多。第二,做题目总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源于我对基础知识的不明确,概念的混淆影响极大。第三,练习的熟练度不够。第四,学习生活中没有一个确立的榜样,同时自己的毅力不是很顽强。要像喻姜丰一样,刻苦,努力,钻研,主动向老师提问。第五,浪费时间严重,从此一分一秒,都要珍惜。
钱锴一:86分说明语文的不稳,极度不扎实,还可以推及到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学习目的上。这基本是照搬程老师的评论。并非我懒于总结,而是如现代文阅读,老师的答案总要比我所能想到的深一层,进一步。这似乎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对自己认识的不足。……这两天我试着压缩时间,并尽量沉下心来。实话实说,偶尔会有抬头给风吹草动干扰,但是状态有多提高,效率也就提高了。至少直观地体现在解一道复杂数学题的速度上。既然试验有效,那就继续进行。
陈潇:这学期虽然每次考试考试的成绩都在进步,但我觉得进步的幅度不大,很难说让自己满意。我不愿意承认一模已经完全发挥出我的水平,但又不能否认它体现了自身的状态。语文和英语,还有很多题目没有确定答题思路。其实每一次考试最让人不满意是我的数学成绩。数学没有优势或是体现不出优势。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不敢提高解题速度,担心会出现计算错误。二是对一些基本题的解法不够熟悉,或者说没有采取最优的解法。高考越来越近,梦想却似乎还在远方。但现在决不能放弃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结果也不一定满意。但不去努力,那它真的就是一个美梦了。
张琦: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我想,主要原因是自己在考试前不够重视,懈怠了。这也导致我在考试中犯下了很多离奇的错误。如答案抄到答题卡上抄错了,顺时针逆时针搞混了等等,这些错误都非常可惜,却十分致命。
方牧之:和一模前的考试相比,进步不太明显,班级名次向前拱了两位,年级名次向前爬了几十位,但再向前比较,一个多月的努力稍有建树了。语文严格按照模板答题,保住了平均分,尽管阅读一如既往地不给力,扣分多,得分少,但这回大家似乎都不行了,于是我前半卷就上了平均分,至于作文么,烂了不只那么几个月了,这回上平均纯属偶然。数学这次算爆发了一次,填空是正常的全队,但解析几何还会有如小学生一样算错的弱智情况,显得悲哀。英语听力、单选、完形略有小错误,但也算正常发挥。然而阅读一项12分一扣,啧啧,效果明显,我毫不犹豫落到平均分六七分下,数学的爆发就算白爆了……
张昕:最严重的是数学。大题中前几道容易的题总东错西错,甚至因为某一段出现了小错导致整题全错。物理、化学也是这样。我想最重要的是平时多思考,熟能生巧。另外,我的做题习惯有问题。选择题不能及时将错误答案花掉,到最后在答题卡上填涂会形成干扰,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在审题时没能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文作文这次很差,本想编一个小说却不成功,没有多大意义,既没时代性,也没有批判性,纯粹凑字数。平时要多看名家名作,特别关注细节描写,做好摘抄和模仿。
董昕:最明显的感觉便是平时会做的题,到考试中就不会做了。我想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时间。考试中,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遍遍计算、尝试。做题的熟练度要提高。另外,感觉到自己几乎不会提问题,一直在被动地听,接受。老师说做哪道题,我就去做哪道题。老师说改,我就去改。没有人会愿意落在后面,没有人会介意最后的结果比目标还好。
李琦源:数学可以说是比较不稳定的。好的时候可以很好,但如果做不顺手也会考得很不好。这次的第一大题就没做出来,以致后面乱了阵脚。最后三道大题都由较多的扣分,这设计到考试心态的问题。像2010年数学高考,就很考验学生的心态,这回的高考依然是葛军出,看来有必要练就解题时的快而不慌,细而不乱的心态,力求稳定。
俞晨: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放弃,不管情况有多么糟糕,却总有些值得欣慰、可喜可贺之处。一切还没有落定,我还有时间。……考试心态依旧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我容易被试题左右心情。在碰到难题时永远想不到“我难大家难”这句忠告。于是我急躁,大脑短路,最后只能抱着突然又变明朗的卷子哀叹。
王嘉恩:时间真的不多了,建议教室前面弄个倒计时,怕高三,怕高三,高三都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宋道青:性格上的缺陷远比能力上的缺陷更严重,一轮题海训练下来,大家的能力基本相差不大,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习惯和性格。数学伤得比较疼,做题不专注,或是心态问题,好多数字、符号抄写错误,加上一些简单的运算错误,40分上下都感觉不到。平时还好,关键时刻好多毛病全都会出现。
王红江:一场考试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心态和运气。
曾健康:不如意处甚多:语文失误较多的是主观题,答案都在文中,主要是找不全或者概括不准确。英语上了90分也不过是91分。数学证明题跳步骤,环节相扣不严密,填空题不细致,有内心懈怠的缘故,而最后几道题主要考查分类思维,被我丢到一旁。
翁云潞:鉴于一模试卷的分析,四月份主要方向是在语文前卷和英语的专练上。当然,同时要保持数学的热度。在态度上,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严于律己,但同样不能过度紧张,以平常心态充实每一天的学习与知识的梳理。还有,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运动不可或缺。
肖天培:这次一模的失利,也体现出我前一阶段时间学习上的松懈,短短几天的松懈就让成绩有了非常明显的退步,这也更让意识到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可怕。认清自己之后,行动比保证和计划更重要。我会用行动说出我对未来、对梦想的追求。
霍俊宇:这次一模考试,总体上有所进步,但是几门理科上还有很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课堂效率不高。本次失分的题目很多都是课上讲过的,而在这种题上失分说明我的课堂效率有待提高。今后课上要注意多做笔记,这样不仅能提高听课质量,也能让我在复习时有依据。
王星宇:语文考得不好,数学仍可进步,英语有待提高,物理发挥失常,化学继续保持。
高烨:与其担心结果不尽如人意,还不如背水一战。不去想退路,才能拼尽全力。如张璇所唱:不去想自由,反而更轻松。因而,只为彼岸不为海,心无旁骛。
程代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创造自我。只要学生认识到学习与自我实现的紧密关系,那么学习的意义就会真正地生成,他们的内驱力就会逐渐变得强大,他们的步伐就会越加坚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