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跑题的闲聊。

(2009-11-26 02:49:49)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关于日本历史和人物我一直都不大感兴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总是觉得日本在很多方面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而其古代的很多人和事好像中国历史的翻版。 读起来看起来,难免有一种咀嚼别人嚼过的饼干的感觉。 一切的兴趣大概开始于一部日本历史题材电视剧〈风林火山〉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信长野望了。 也正是因为一部连续剧和一款游戏,让我从新审视了,自己旧有对日本的看法。 当然这里不是想说我对日本看法的改变,而是想聊聊,日本战国时期的两个人。 武田信玄,上杉谦信。 他们是天生的宿敌。 他们都是那么不明不白的病死。 很多话题都围绕着,如果他们没死。 信长,家康,会怎样展开。 这里并不想去追究,如果或许的事情。 只是想简单的聊聊这两个人,和他们身前身后的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个人,都是篡权而得到自己的地位的。 信玄无疑是放逐了自己的父亲而蹬上自己权利的阶梯。 而谦信也是在取代了自己哥哥后,逐渐统一后越。 我个人认为信玄最令人可畏的也许不是武田家的铁骑,而更多的是他权利斗争的手腕。 而谦信,令人屈服的不是他亲临战场和他淋漓尽致的指挥,更多的是他对人生的一种信仰。 一个是从小生长在权利斗争阴影下,另一个是从小皈依佛门。 而两个人建立的国度,也都更多的基于自身而非国立。 武田家的内部纷争从信玄流放自己的父亲,到后来侵占信浓,一直都没有停歇过。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来说武田家的强盛,在于信玄巧妙的不断的协调武田家本身的内部矛盾,和外界今川,北条家的政治联盟。 武田家从一个不其眼的小国,变成战国的一大强国,是智谋与权术最完美的体现。 而信玄死后,其子虽然在短期内扩张了武田家的版图,并在战场上初胜信长和家康,但是最难免落到自尽。 究其根本不是其子没有战斗或战略才华,而是他没有完全理解武田家真正的利害之处。 而另一方面,谦信在我看来是一个和非特列巴巴罗撒一样的人,完全在以一个人的意识支撑着自己的国家。 就算战胜也不侵略其领土,只为义而战的精神,虽然让历史惯与他战神的称号,却没有给乱世带来最后的安宁。 但是日本战国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因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看到的不是最终踏上权利巅峰,而让人性的一个侧面彻底完全的升华,以至于无论他们两人实际是成是败都变得不再重要。 当我们看着信长,家康,秀吉。看到得是一个以改变时代或争取权利为中心。或者说是以物质为中心得中国式战争或君主。 而信玄和谦信,更多得体现了,日本在吸收容纳其他国文化过程中成长的过程。 在他们两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青涩,可以看到单纯,和战争中人性美丽的一面。 就好像当中国人看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 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每个人都很真实,也很青涩的为着自己所信仰的战斗着。 这里也不难看出,早期的权利斗争是基于实现自我价值上,而权利只是一种附属品。 后演变到三国时期的时候,权利斗争便只基于权利本身了。 至于那段历史更受用这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至少与我来说,那份人性的纯粹更吸引我一些吧。 其实多了解点日本历史对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因为日本历史就好像中国历史的白话版,看起来更简单些,读起来也不会太晦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祭奠苍白。
后一篇:家乡的气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