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耳石症的复位疗法(我的亲历)

(2014-01-19 07:20:23)
标签:

耳石症

天旋地转

健康

陆中博客

陆中

分类: 不吃药

耳石症定义

  耳石膜是指覆盖在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的含碳酸钙颗粒的胶质膜,其中的碳酸钙颗粒称耳石。当头部受到外力撞击,耳石会脱离原来位置,滚到半规管里,称为耳石脱位.

  当头部运动时,耳石会在半规管造成淋巴液不正常流动,产生眩晕,但来得短暂,常不会超过一分钟,特别是头转某一个方向才会,也称为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

  耳鼻喉科医师会执行一种耳石复位术,依病人个别的情形,请病人做某种姿势后,调整头的方向,让耳石回复原来位置.

  对于容易晕眩的病人,也可以尝试物理治疗.像走直线,头部向右,或头部向左;或是依阿拉伯数字8的字形走路,还是练习倒退走,或脚跟碰脚尖,都有助恢复平衡感.

耳石症简单治疗方法

  取仰卧垂头位,向患侧转45°,脸朝上,头及躯体向对侧转动,直至脸朝下,头位与中线成45°,与原仰卧位成135°,保持每种头位6~20,然后坐起,治疗过程中用50Hz振动器放于患侧乳突后.上述方法坚持用

  上10---15,会有一定的效果.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治疗

  耳石症虽然痛苦,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具体就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

  因此,出现眩晕症状的患者应首选神经内科就诊,排除其他急需处理的危重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如确诊耳石症可接受手法复位治疗。但由于目前许多神经内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极容易被当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即使被介绍到耳鼻喉科,也容易被基层医院或者大医院的年轻医生误诊为梅尼尔病。有人多个医院奔波,前后花费好几万也没有获得确诊。其实耳石症能占到日常门诊眩晕病人的30-50%,而误诊率很高,目前医学界尤其是神经内科医生应当加强耳石症的教育。

  耳石症手法复位一般一次见效,个别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才能治愈。一般门诊治疗即可,个别需住院多次复位。患者复位时会诱发眩晕,偶尔会发生呕吐(需有家属陪同),但一般持续时间短暂,无明显不良后果。复位成功后需休息半小时后再离开,并禁忌开车。复位后三天内最好避免平卧。建议睡硬板床,用荞麦皮枕头。目前有部分医院的神经内科和耳鼻喉科可行该项治疗。外地患者如果当地未能确诊,或者确诊后不能正确复位,也可联系到大医院诊治。

  严重颈椎病、颈椎外伤、颈部动脉夹层、严重心脏病的患者需谨慎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耳石症手法复位看似简单,但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患者不宜自行复位,以免发生危险。

耳石症的复位疗法(我的亲历)
这张图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推荐的资料。

2012年6月我第一次发作。晚上入睡时,躺下立即发生天旋地转(事后证明躺下动作过猛)。我没有认为是心脑血管病,所以不太紧张,而是闭住眼睛,就入睡了。早晨醒后依然天旋地转,去人民医院就诊(神经内科),根据病情医生明确告诉我是耳石症。我以为是耳屎作祟,医生说不是...

上网一查才明白。就是博文前面的文字。依据人民医院图示方法做了6天多就好了。

    不幸的是在我之后有两位同事也发生同样的症状,但是他们紧张了、慌张了,结果发生呕吐...。打120立即送人民医院。结果就是耳石症。不是心脑血管病。

    前天(2014-1-17)晚上入睡时,躺下有一个冲击,立即发生天旋地转,闭眼入睡。昨天上午和下午做头晕家庭练习。今天起床就不晕了。当然还要继续做练习,巩固结果。

 

在老年人中耳石症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发此文介绍我的经历,引以为戒。

 

耳石症的复位疗法(我的亲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