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故事-台湾行(八)
标签:
日月潭台湾游中国图片博客陆中摄影陆中旅游 |
分类: 游中国 |
日月潭 台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称龙湖,亦为闻名遐迩之山水佳胜。
潭面辽阔,海拔约760公尺,面积约900馀公顷。

日月潭
我们将乘坐的游艇
离开了游艇码头
两座红墙的房子是水力发电的入水口。若干年前日月潭发电量占全台的40%。
是庙宇还是宾馆没弄清楚
游艇到达第一站,玄光寺码头。
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师全身,曾是玄奘法师灵骨暂藏之所。
登1300多级台阶才到山腰的玄奘寺。玄奘寺是为纪念唐三藏法师玄奘而建的寺庙。
玄奘像
玄奘千秋苦旅
下山后回顾拍摄
慈恩塔(9层塔,高约45公尺〔148呎〕,建於海拔955公尺〔3,133呎〕之青龙山上,为环湖风景区之最高点)
继续航行,去第二站。
潭中有小岛名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以此岛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似月钩,故名日月潭。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清人曾作霖说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陈书游湖,也说是“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小岛被叫做“珠子屿”,现在也叫拉鲁岛。
日月潭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相传日月潭之发现要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嘉义县有40个山胞集体出猎,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踪影。山胞们又在山中搜寻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面前豁然开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就像纯洁的婴儿甜蜜地偎依在母亲怀中酣睡。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木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这大湖称为“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屿”。他们发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社迁居此地,
蒋公在此观湖休闲,亭下是守护的碉堡。导游介绍:亭下常备高速游艇,便于逃跑。
2009-12-01
拍摄于日月潭
后一篇:高雄六合夜市-台湾行(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