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拜万拜也是折不过儿的罪来

(2008-08-10 17:25:43)
标签:

杂谈

    京剧《四郞探母》中“见娘”一折,有一段“西皮小导板”、“回龙”转“二六”

    所谓“二六”,我理解的,就是一句接一句唱下来,当间儿不加过门的那种:

老娘亲请上受儿
(回龙)拜!

(二六)千拜万拜也是折不过儿的罪来。
孩儿被困在番邦外,隐姓埋名躲祸灾。
多蒙太后的恩似海,铁镜公主配和谐。
儿在番邦一十五载,常把我的老娘挂在儿的心怀。
胡地衣冠懒穿戴,每年间花开——

(快板)儿的心不开。

闻听得老娘征北塞,乔装改扮过营来。
见母一面愁眉解,愿老娘福寿康宁永和谐无灾”

   这段唱腔,要说还得是听谭富英老先生,平淡直白的唱词,凄婉悲凉的曲调,每听到这一句总是禁不住潸然泪下。

   1956年9月,在北京市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北京京剧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型纪念演出中,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李和曾等先生分别饰演《四郞探母》中同一个角色——杨延辉,谭先生演得就是“见娘”这一场的杨四郞,饰演佘太君是李多奎老先生,很了不起的一位老旦名家。

    据说,谭先生那天本来是很懒散的,这一小折戏对于他老人家来讲真的是不在话下,可是那天李先生的佘太君“一见娇儿泪满腮,点点珠泪洒下来”一大段流水板唱下来,便只见演杨四郞的谭先生在那里直运气,俗话说“劲儿上来了”,嚇得李老板的琴师直咧嘴,连连拱手示意为谭老板操琴的“御用”琴师给“接”过来,盖源于谭老板的脾气,行内人都是晓得的:行云流水般收放自如,琴师不是能够“逮”得着,托得住的,果然。

    母子相见,悲喜交集,痛断肝肠,涕泪纵横。只可叹,老太君在痛述了几个儿子的悲惨遭遇后,一声“延辉我的儿呀”,直让人悲从中来,难于自持,唉!

    过去人都说“杨家哥儿七个,除了老四都是好的”,就是因为这个延辉杨家四郞,在金沙滩双龙会之后,没死在战场,乱军之中跑了出来,“将杨字拆木易”现番帮的铁镜公主“配了良缘了”。到什么时候说,都算是投敌,为世人所不耻。

    一十五载呀,委曲跟谁说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委曲不委曲又有谁知得道呢?

    直到宋辽两国又开仗了,老太君出征到了北国,四郞花言巧语地哄着番国的老婆铁镜公主(他家里还有一个守了15年活寡的杨四夫人呢)盗来令箭,约好“见母一面即刻还”,才快马加鞭来到宋营中,见过亲人,转瞬却又不得不忍痛洒泪分别。前前后后就这么一段唱的工夫。

    看戏掉眼泪,有道是“替古人担忧”。人呐,怕得是触景生情。没办法帮杨四郞一把,两国争端,把这个不孝男给夹在当间儿了,该着他命苦,只是不该让老太君,四郞的老娘亲遭这个罪。

    不惑之年,恰是“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生活阅历了,总是言不能及意。这段儿唱绝不是俗人们理解的“感恩”。

    天热,于是耳边总萦绕着“千拜万拜也是折不过儿的罪来”这句唱。

    我其实是想到了自己,也算是中学高级教师了,月薪归了包堆儿2200元,这也说是税后了,却为没能给自己的母亲买上一套有空调和暖气的住房而深深地自责——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老母亲。

    好长时间了,有一个作文的题目叫做《2008年你的愿望是什么》,我的学生,我的儿子,无一例外,总把这个北京人的运动会当成了终极的目标。我在辅导儿子时,告诉他,大家都写一个内容,太滥了,你要有一些新意。儿子不懂什么是新意,反问我会怎么写,我告诉他,2008年,爸爸愿望是有好多好多的钱,给奶奶买一套有空调有暖气的房子。

    不应该给孩子灌输金钱至上的思想,当然儿子也没有在意我的说法,一笑置之。

    实际上,母亲陪着八旬的祖母,住在郊区的一个小院里,那儿总说要拆要拆的,所以当妹妹提出夏天要给她们装台空调的时候,还让我给拦了,自以为,很快的,我会给母亲和祖母买一套离我近一些的楼房,直到2008半年都过来了,我却没能做到。以至于每次儿子每次和奶奶通电话的时候,我总要让他问上一句“您那里热不热呀”,指定是热得难以忍受,却无可奈何,这是什么世道?

    惭愧中,“千拜万拜也是折不过儿的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