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不差钱——海伦油画展有感”

(2010-10-30 02:57:34)
标签:

转载

拜读,受益,转载,谢谢!

 

 

 

“不差钱”

——观看《永远的春天­——栾海伦个人油画展》有感

菬 荷

 

“我不差钱,因此不需要依照别人的好恶来绘画;我是按照自己的艺术追求、凭着自己的艺术直觉来创作的。”青年画家栾海伦在接受韩国KBS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好一个“不差钱”,好一个“艺术追求”和“艺术直觉”啊!在这个物欲横流、低俗粗俗庸俗媚俗艺术充斥世上的今天,竟然还有如此“孤傲清高”、“不识时务”的艺术家!这是否是个“错位”?是时代错了,还是艺术家搞错了?

其实,都没错。在任何一个浮华喧嚣的时代,总会有一些不为世俗所动的人在矻矻耕耘、孜孜以求地从事着他们喜爱的艺术、喜爱的事业。他们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又酷似“清教徒”,忘记了自己和世人、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们是为艺术献身、为艺术而艺术的一群人。栾海伦便是其中的一位。如果您置身于其画展中,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您看其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永远的春天——海伦个人油画展》中的画作:“最是圣洁”的马蹄莲、“温馨美艳夏初芳”的玫瑰、“曼妙氤氲映彩霞”的牵牛花、“花藏浅赧暗香凝”的百合花,还有“花品冠群”的牡丹花,还有……够了,足够了!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作品,难道还不足以展现其高雅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吗?

请试想一下:一个为世俗所动、为尘埃所玷污、所侵蚀过心灵的艺术家,能够创作出如此超凡脱俗、一尘不染、纯洁无暇的美妙艺术吗?您看那牵牛花的花蕊,栩栩如生,细腻入微,令人爱怜;您再看那荷花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漂浮欲滴,触手可及……我发现:海伦的每幅花作上都有露珠,她画的露珠堪称一绝。我曾问她为何对露珠如此情有独钟。

她不加思想地回答,“露珠是少女的心,是少女的泪,最为圣洁。”

“是感伤的泪、酸楚的泪、孤独的泪,还是幸福的泪?”

“是所有的泪。少女的泪都是圣洁的!”

……

确实如此。海伦“不差钱”,她绝非是“为稻粱谋”而搞艺术的。用英语来表述——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 (“她是口含银匙出生的”或“出生于富贵人家”)。她的外祖父是满清王朝的太医;祖父留学西洋,后来在北大任教。父亲是位画家兼剧作家;母亲毕业于北京师大,是位国文教员。海伦是背诵着《唐诗三百首》和岳飞的“满江红”一类作品长大的。她3岁从父学画,后来又从师于篆刻家王石川并受绘画大师关山月的指点。她6岁开始举办个画展,曾以“我在月亮上荡秋千”获得全国少儿绘画比赛金奖。17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其画作“过滤系统”获得毕业创作优秀奖。她在国内外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包括“美国总统特别奖”。

然而,海伦毕竟是海伦:一位低调自谦,淡泊名利的艺术家。她很少谈及自己的“辉煌历史”,更不靠什么“大奖”到处“招摇”。上述信息也是笔者从网上、文字资料上“挖掘”出来,或是从与其交谈中设“圈套”给“套”出来的。当她意识到笔者的用意时,她则嫣然一笑地说,“咳,这些都是陈年老账了,您就看我的画作好啦!”

不过,从其不经意的聊天中还是能够了解其艺术成长经历的。她说,“我走到哪儿都是饿不死的,我可以卖画!我还可以搞平面设计,搞摄影……”她讲述自己前几年在新西兰留学时,因家里提供的费用一时没到位,她就到街上给人画素描。别人的素描要十元新币一张,她就“打半价折扣”,只收五元,一会儿就画一张,把“顾客”全都抢来了,排长队等候画素描。结果“同行们”愤怒地把她赶跑。她还讲述美国加州一位老板在新西兰参观其画展后,当即邀请她去美国作画,为她提供往返机票和当地食宿,并且“出手不凡”。她还透露,她的画作在国内大都被一些大公司所收藏,或者被一些人买后送给什么“官儿”。她告诉笔者,此次举办的《永远的春天》画展中的部分作品就是她从已售出的画作中“暂借”回来的。

她还告诉笔者,她的画作也要找“情人”或“意中人”,就是找那些能真正理解、懂得欣赏的人。她讲述自己过去一个“卖画故事”。一位新西兰收藏家参观她的画展后,要高价购买她展览中的全部玫瑰画作。海伦问她为什么要买“全部”。那人直率地答道:“你的画作有收藏价值。你死后,这些作品肯定会卖大钱的!”海伦听后愤怒地说,“Away with you! I don’t sell any to you!(“去你的吧,我一幅画都不卖给你!”)结果那人自讨没趣,悻悻而去。

说来也怪。海伦这位“不差钱”、“不求钱”、“不为钱”画家的画作却从“不愁嫁”、从不愁无买主;而那些自诩为“艺术大师”、“著名书画家”、名码标价为8,000/平方尺或更多的艺术家,往往“有价无市”。这是否是个悖论?

其实,不是。那些追逐名利、追求金钱、追求速效、市场流行什么就“出产”什么、永远跟着市场跑、跟着形势跑的艺术家,是很难创作出真正优秀作品的;优秀之作永远出自那些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媚俗的艺术家;当然也会出自那些“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

海伦究竟属于哪类艺术家,还是看其作品、自得结论吧。

 

          http://s16/middle/5e521048g9008fdac635f&690

http://s14/middle/5e521048g9008fe94306d&690

http://s14/middle/5e521048g9008ff2cbe7d&690

http://s11/middle/5e521048g900902a95a5a&690

http://s7/middle/5e521048g900905192336&690

http://s7/middle/5e521048g90090738c776&690

       
        
写于二O一O年九月

 韩国首尔耕耘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