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盔像锅盖
陕西人做锅盔,将面和得很硬,甚至用手都揉不动,只能借助木杠子,用全身的力量来压揉,陕西农村的铁锅都很大,直径一般都在二尺以上,所以烙出的锅盔又大又厚,很象一个锅盖。这大概也是陕西人纯朴性格和豪爽气度的一种显现吧。
湖南、四川人吃辣椒是当调味品,陕西人则当菜吃,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调面加馍都是当地美味。
陕西冬季漫长人们喜欢吃热和带汤水的食物,泡馍不仅美味还用大碗装满,解馋又御寒。
陕西人吃饭,喜欢用耀州出产的一中白瓷青花大碗,和一口小锅差不多,干活累了吃一碗分量十足,省得添饭。
这样的房子别地很少见,有人说是陕西经济落后,先盖一半,有钱再改另一半,不过现在这样的房子不多了。
手帕头上戴
关中农村的老年妇女,差不多人人头上都戴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外地人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其实,这种帕帕的实用性很强,可防风、防尘、防雨、防晒,可擦汗、可洁手,还可临时用来包东西。
关中农村的老年妇女,差不多人人头上都戴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外地人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其实,这种帕帕的实用性强,可防风、防尘、防雨、防晒,可擦汗、可洁手,还可临时用来包东西。
姑娘不对外
关中土地肥沃,浇灌方便。只要有种子入土,基本上便可不为吃饭而发愁。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池于他乡异地。姑娘们不远嫁,主要原因是为了和娘家人好互相照应,互为亲戚的双方好走动。当然现在早不是这样。
由于关中的男人们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开老碗会”,蹲在一起pian一pian(就是聊天),下下棋,晒太阳,自在又潇洒。
关中的主要地方戏秦腔,其特点就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关中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嘹得很。
其实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很多风俗都改变了,西安也用越来越时尚的气息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参观兵马俑,吃肉加馍!
美丽的大雁塔夜景让古城更加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