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正面管教第5章 当心逻辑后果

(2012-07-17 19:29:59)
标签:

育儿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
一、自然后果
概念 自然后果 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比如在雨中,会被淋湿。没吃东西,就会饿。这里不允许借题发挥,即大人把说教、叱责、或以任何行为把责难,屈辱或痛苦附加到孩子原本能够自然而然获得的体验之上。借题发挥会阻碍孩子去体验自然后果,而花精力抵挡这些负面情绪。我们不应该借题发挥,而应对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表示同情和理解。“我敢肯定肚子饿了很难受。”也可在适当时候加上一句:“我爱你,我相信你能处理好。”

我觉得这有两点考验我们当父母的,一个是心平气和,不把自己的说教埋怨责备等不良情绪附加发泄给孩子;另一个是当自然后果来时,不过度保护帮助孩子,或者应该说,给孩子充分的机会,体验自然后果,态度是坚定而和善。文中讲一个孩子带午饭的事情,他忘带后妈妈经常给他送,后来使用这个自然后果,妈妈和老师都和善而坚定(这是正面管教一书中的关键词)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也有他自己的办法,比如其他同学给他分享部分午餐,但估计他自己滋味还是不太受用,以后就很少忘带了。这的确需要时间,也需要当家长付出耐心,忍耐想象孩子饿肚子的情况。所以我想在当今社会,有多少父母能下决心这样做呢?如果真这样做,那你就是对了,给了你孩子真正对自己负责的机会,我们不就是想让他们慢慢学会为自己负责吗?这才是长大和独立。

有些情况下自然后果不适用,1.当孩子处在危险时,比如跑到大街上玩;2.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比如向别人扔石头;3.当孩子行为的结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比如不洗澡、不刷牙或吃垃圾食品等,在孩子看来都不是什么问题---这点尤其要注意,因为这时你用这招,就不好用了。
自然后果,也可以叫做“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要做什么”。比如不必唠叨孩子要把衣服往脏衣筐里扔,你决定只洗脏衣筐里的衣服,如果孩子忘记放,那他只有穿脏衣服了,慢慢孩子就学会为自己负责了。

二 逻辑后果 
逻辑后果与惩罚,很多时候父母会觉得自己在用,但事实上绝大部分所谓的逻辑后果其实是变相伪装的惩罚。这就不再有用。惩罚得来的是被打击,恐惧害怕,或者是激起报复,怨恨,屈辱。惩罚暂时制止了不良行为,但那是大人用权力打败了孩子,长期效果是给孩子带来自卑或反叛。惩罚会让你的孩子从心底做的更好,成为更好的人吗?显然不会。
逻辑后果应符合的标准,4个R:
Related相关;Respectful尊重;Reasonable合理;Revealed in advance预先告知。相关即后果确实与行为相关,比如弄脏了,要擦,这就是相关的。尊重,是指不含任何羞辱责难,应该和善而坚定的进行;合理,比如要孩子承担不切实际的或过分的后果,就不合理;预先告知,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他选择某种行为,你将会做什么或有什么结果出现。比如弄洒了水,负责擦干净。要确保符合这四个标准,比如弄洒了东西,你生气的说他笨,不尊重,让他擦家里所有的地,不合理。罚他不准出去玩,不相关。
逻辑后果实际上是将不好的行为,转化为另一种有益的行为,但很多时候也并不管用,因为如果孩子就不想听你的,无论你提出什么逻辑后果,他都不会理的。所以,如果不管用时,就要采取其他方法。如果事先和孩子商讨,参与问题的解决更能引起孩子的合作。比如,按点吃饭的例子。和孩子们开会一致决定吃饭时间,那过点了要坚决执行,第一次肯尼因误点没吃上饭,哭闹45分钟,这也是孩子试探原则的时候,保持和善而坚定,一定要避免惩罚(惩罚也许是马上见效,但长期后果非常不好),一定要耐心坚持;只要坚持,就能简单的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就能获得很有价值的生活经验。从而学会对自己负责。
只要大人通过提醒或替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将本该由孩子承担的责任揽过去,那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有价值,但可能很难运用。理性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教育的目的,让孩子成为幸福而有责任感的人,然而,当我们有情绪时,我们可能想的就是让他听我的,因为我说的对。但无论如何,强迫是不应该的,应记得上面的那句话:我们最多只能决定我们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强迫不是好的方法,我们管教孩子的目的是为激励孩子做的更好,而不是听我们的。如果暂时没更好,如果你希望孩子们以后学会控制他们的行为,那你就要做自我控制的榜样。要自始至终和善而坚定,这时非常不容易的。
逻辑后果很多时候并不是最佳方式,不要太注重为每个不良行为找一个后果。很多其他方法可能更有效,比如开家庭会议,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后果、设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请求孩子帮助、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决定你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执行决定、拥抱、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选择会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强加后果。

以前帅把家里弄乱,我常常也心烦意乱,因为太在意整洁而会对他发脾气,通过读此章我想明白,其实让他自己收拾就好了,我生气也是因为他加多了我的工作量。后来可以心平气和的对他说,请你自己负责收拾,当然一定得多督促几遍,因为他也懒嘛。。但我不埋怨指责,他反而也可以比较痛快的收拾了。我们都觉得挺愉快的。很好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