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邮票印刷版别简介,兼谈印刷版别防伪

(2012-12-28 20:18:46)
标签:

转载

邮票印刷版别简介,兼谈印刷版别防伪


    通常我国印制邮票的版别为凸版, 石印版, 雕刻版, 胶版, 影写版, 混合版这么几种. 有效识别版别是邮票真伪鉴定的一个基础.

 

    凸版的印刷原理比较简单, 在凸版印刷中,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由于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印版上的非图文部分,因此,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凡是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分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的,则是凸版印刷品。凸起的印纹边缘受压较重,因而有轻微的印痕凸起。

 
    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就是凸版印刷邮票, 有些邮友误认为大龙是雕刻版, 这是因为印版是雕刻出来的, 但是其着墨原理和雕刻版邮票正好是相反的. 引出来的邮票正面看没有凸出效果, 背面倒往往有凸出效果,然而如果压力不够,或者纸张上涂上了背胶, 这种效果几乎就荡然无存了.

 

    石印版印刷是以石板为版材,将图文直接用脂肪性物质书写、描绘在石板之上,或通过照相、转写纸、转写墨等方法,将图文间接转印于石版之上,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前者为直接制版,后者为间接, 其中我国早期邮票涉及到的以间接制版方法为主,称为彩色石印。彩色石印是以石板为版材,其工艺流程为:彩色原稿→描刻轮廓→填红粉→落石→分色描绘→翻制印版→版面处理→印刷。

     具体做法是:先将玻璃纸(或称胶纸)覆于彩色原稿之上,用钢笔依图描刻;其次在描刻过的玻璃纸的针缝中填入红色砥粉;再将填入红色砥粉的玻璃纸反覆于石面上,加压,使红粉落于石上;然后按照原稿的轮廓和色度进行分色、分石描绘;将描绘过的各色石版翻制成印版;最后逐版依次套印,印成彩色图画。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万寿就是采用石印版印制的。还有一种较为复杂的照相石印方法,是在1931年由美国人Henlinger传入中国的,因此我国早期石印版邮票都没有使用这种方法。

 

     胶版印刷至今在世界各地都仍然在广泛使用着,其工艺流程为:原稿→分色制版→拼版→晒版→印刷。目前胶版印刷过程中的制版工作基本由桌面出版系统来完成。新中国早期很多邮票以及沈阳和河南两家邮票厂出品都是由胶版印刷来完成的。

 

     雕刻版和影写版都是凹版印刷方法:即印版上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制成品上则相反。影写版即照相凹版,其印刷工艺流程为:原图——整稿——分色——修版——连拍——拼版——过版——显影——腐蚀——印刷。而雕刻版工艺流程为:原图——缩刻——压轴——过版——印刷。这两种方法的印刷品最适合防伪,被各国广泛用来进行有价证券的印刷。我国的许多邮票,通常是重点邮票,均采用这两种方法当中的一种来印制。

还有就是混合版印刷方法,即以上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比较常见的方法为胶雕套印和影雕套印。我国从第二套人民币主币开始,就基本上采用胶套套印的方式来印制人民币,邮票当中的普5也是采用了这种混合手段印刷的。影雕版邮票中的代表作就是黄山,文7,以及猴票。

 

以上不同印刷版别可以分三大类:凸版,平版和凹版,其中的石印版和胶版属于平版,雕刻版和影写版属于凹版。

 

    凸版,石印版,以及复杂一些的胶版,印制过程相对都比较简单,其中又没有多少人为操控过程,而且印刷设备相对简单,比较易得,比如胶印机,哪个中型城市都有一批,因此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来印刷邮票,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伪造邮票几乎都是胶版印刷。

 

    雕刻版印刷流程也比较简单,但是这个流程中的“缩刻”,是个全手工过程,再加上这种方法的印刷制成品油墨凸起,有浮雕效果。因此你即使可以通过激光照排等手段获得一模一样的图案,但是用其他方法来印刷却得不到浮雕效果,一望即假。而如果你也使用雕刻版来印刷,那么就必须手工制作一块雕刻印版,这肯定不可能和原来的印版一模一样了,所以你获得了浮雕效果,但是却不可能同时获得无差别图案,仔细分辨图案仍然不难分辨真假。因而手工制版的雕刻版印刷品就能从理论上杜绝高仿赝品。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邮票的雕刻版并非全手工的,比如鼎鼎大名的红印花,以及诸如清明上河图等不少编年邮票,都是机器微雕而成的印版,理论上讲这些票的防伪性能比起纯手工制版的雕刻版邮票还是要次一些的。正是因为如此,各国货币都是采用手工雕刻版作为印刷的一个基本方法的,雕刻的图案越复杂,越有利于防伪。

 

     影写版流程中的修版,曝光显影,腐蚀,调墨等过程,都有许多人为成分在内,整个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如果想要获得一模一样的印刷效果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而且,制成品如果侧光观察,细心的邮友可以看出油墨的层次感,在深色的地方微微的有些凸起感,当然不如雕刻版那么直观罢了,但是足以区别石印,胶版,柔性印刷等印刷版别。影写版能很好防伪的第二个原因是印刷设备成本高昂,而且管制严格。一台多色影写设备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能够生产这种设备的极少数厂家集中于瑞士,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而这些厂家出售其设备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中国到目前为止也仅有北京邮票厂拥有影写设备,河南厂,沈阳厂至今没有,因此这两个厂出品邮票一定是胶版的;台湾长期没有影写设备,早期印刷精美的古画邮票都是别国代印的;香港澳门至今也没有影写设备。

 

     结合雕刻版或者影写版的混合版邮票当然其防伪性能更高一筹了。比如普5,为什么贵?存世量少固然是个重要原因,没有赝品困扰同样功不可没。该票首次用胶版在纸张上印刷上了网纹作底,而印版又是手工雕刻,防伪程度相当高,因此见到的假票都是换底,刮戳,拼接,没有完全造假的。普5是著名的高面值票,面值相当于一个工人两个月工资,因此国家才不惜代价,不惜高废品率来用这种混合版印制普5,前后左右的其他普票均无此待遇,造就了普5的江湖地位,实际上普4的存世量和普5是不相上下的,价钱差了好多了。再比如影雕套印的黄山,比普5的话,防伪性能又高出一大块,这是因为影写+雕刻这两种方法自身都极难被仿制,而且黄山是著名大套票,又没有明显筋票,造假分子如果想要高仿的话,需要手工制作16块印版,外加非法获得昂贵的影写版设备,再通过高科技手段研究出专用油墨配方,而后高薪聘请民间微雕大师,穷数月乃至数年之功,方才可能望其项背。影雕套印的图案复杂的邮票,在我看来其防伪性能甚至超过钞票。

 

    对于造假分子而言,水印并不是无法攻克的难关,齿孔也不是,背胶仍然不是,虽然不大可能搞到完全一样的成分配比,但是我们普通集邮者难道还有条件去做化学分析对比来进行鉴定么?即使可以通过邮票专业鉴定机构(我国至今还没有诞生一家)来做这个事,这种方法一望便知是破坏性的,不可提倡。

 

     从邮票印刷版别来看,有些邮票天生的就有防伪缺陷,而另一些票则受到了眷顾。印刷成本高,印刷周期长,废品率高,导致客观上用高防伪印刷手段来印刷每一套邮票显得邮人有点一厢情愿。而且,每年发行太多邮票也导致个别厂家不堪重负,沈阳厂和河南厂该就是这么诞生的吧?但是我们仍然要呼吁国家,少一点胶版邮票,多一点雕刻版以及影写版邮票,多培养一些彭,鞠,孔,唐,孙,高这样的微雕大师,少一点机雕的浮华(现在的胶雕套印全是),还邮人一个对过去的经典的再现机会吧。黄山,牡丹,文7那样的经典,我们邮人已经有半个世纪无法体会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