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化时代如何应对信息中毒

(2010-09-26 11:15:09)
标签:

数字化时代

信息焦虑症

互联网

杂谈

分类: 科学技术

  【阿根廷《民族报》文章】题:信息中毒(作者:玛丽亚·加芙列拉·恩辛克)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就曾经想象过一座巴比伦图书馆,里面所有图书都储存在由六边形书架组成的没有尽头的迷宫中。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每年产生的信息量都超过从人类开始书写历史以来的信息量总和。

  获得信息焦虑症
  社交网站,数码相机和数字视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电话,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应用高峰的到来使得数字信息技术达到了出乎意料的高度。然而,更多的信息只会造成更大的困惑,因为人们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会陷于停滞。信息中毒与另一种病状存在关联:获得信息焦虑症,其特点是寻求信息刺激,如果不能获得更多信息,就会产生无法忍受的焦虑感和空虚感。
  许多研究警告说,每天涌进电子信箱的数百封邮件是导致公司员工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家研究新技术对人类行为影响的机构称,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平均每天检查50次电子信箱,大多数人每天花费两个小时整理电子信箱,许多人在这件事情上的耗时是平均值的两倍。不少人都有过强迫自己阅读邮件,生怕错过重要信息的经历。他们都患上了电子邮件焦虑症--一种会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而加重的疾病。
  劳动健康庄家提出了一个新词用来形容对智能手机上瘾的人:黑莓族(crackberry).他们总是不停地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无论任何时间和地点:聚会,开会,开电影和上厕所。
  即便没有达到极端的程度,过度的信息刺激也会造成紧张和茫然,尤其是那些迅捷的传播方式,如电视上滚动播出的新闻节目,电脑或手机收到的新闻快讯以及社交网站上即时更新的信息等。

  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信息的传播技术侵入了工作,生活,家庭和个人领域。凭借庞大的在线资源储备,我们会有一种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神圣存在感。然而,事实上我们从未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完整存在过。
  装备有强大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管理人员在会议中接电话,在出租车上回短信,在牙科诊所发短信,他们是公司效率的典范。然而研究显示,在企业的每个工作日里,28%的时间被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插曲以及随后找回此前人物的线索上。用于生产创造和撰写重要信件的时间占25%.20%的时间被会议占据,还有15%的时间被用来查找信息,仅剩下12%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规划生意。
  由英特尔公司,国际商用电器公司,微软公司和施乐公司等技术公司共同创造的信息过载研究小组发布报告称,每次被工作打断后,人们需要花费多达25分钟才能找回此前所做工作的线索。
  今天,比特和字节世界的超常规扩张与文字的关系并不大,而与图像有关,其中包括每位用户上传互联网上的照片和视频,还有在公共和私人场所安装的监控设备所拍摄的图像。每个人只有不到一半的数字信息(数字痕迹)是通过主动方式创造的。其余部分由金融活动信息,邮件列表,网络搜索记录以及由安全设备拍摄的图片组成。

  应对信息饱和
    信息的极大丰富及其获取的便利性是过去珍贵的稀缺资源不是被直接扔进了垃圾堆,就是变成了商品。然而今天真正确实的是认真。

  随着互联网内容成倍增加,人们的阅读能力却在减弱。尼尔森咨询顾问公司的一份报告称,互联网上的一篇文章平均长度不超过200个词。矛盾在于文章越长,阅读的人就会越少。
  加利福利亚南部大学的曼努埃尔-卡斯特利斯等专家认为,出生在数字时代的年轻人拥有一种破碎的思维方式,虽然深度不够,但很有创造性,他们习惯于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就像浏览互联网时点击超链接一样。面对多种多样的刺激,吸引用户和消费者的兴趣构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做任何决定都要面对大量的可用信息。人们没有时间去分析,整理和消化这些信息。所有事情看起来都同样重要和紧急,为了避免由此导致的停滞,许多人选择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过载研究小组称,每个雇员通常都会在工作时同时打开8个浏览器窗口,在每个窗口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20秒钟。同时他们还会使用固定电话通话并利用手机发短信。参加会议时,他们会使用便携设备上网和回复信息。会议结束后,很可能没有人知道会议的内容。信息社会的一个矛盾是,尽管有如此多的信息,我们最终却什么都不知道。
  这种信息饱和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觉。哈弗大学数据保护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贝格尔支持对互联网上的数据设置保存期限。他说:“数千年来,保存信息非常昂贵且费时,而且很容易被遗忘。数字时代恰恰相反:在电脑中储存信息的成本非常低, 强大的处理器和便捷的互联网使储存信息成为惯例。”
  因此,他建议用户为自己的数字资料设置一个保存期限,在过期后自动删除数据。舍恩贝格尔与谷歌公司和微软公司的管理人员会面后指出, 谷歌公司表示准备把搜索记录保存24个月,微软公司称会在删除所有使用痕迹前将其保存18个月。

 

转自《参考消息》2010.9.8第十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